标签:
杂谈 |
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曾公布了一组另人震惊的数据,全球有1/10的人有慢性肾脏疾病,也就是说有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截2009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约有150多万人,他们依靠肾脏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并且这一数字将在未来十年内成倍增长。
实现对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将肾病扼杀在摇篮,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这方面医学知识的普及更是卫生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共同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2016年3月10日为第十一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肾脏健康,从娃娃抓起。
为什么从娃娃抓起?
大家都认为,肾病是成年人的病,是老年人的专利,确实,儿童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成人,但是很多成人的终末期肾病起源于儿童,是由于在儿童时期所患的肾脏疾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及早期很好的治疗,以至于在儿童时期能够控制的肾脏病延续至成人,并不断进展、恶化,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爱护肾脏,从娃娃抓起。
1、您这样给孩子用药真的安全吗?
部分儿童肾脏疾病患者需要使用特殊药物,如:大部分患肾病综合征的孩子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激素有副作用是不争的事实,肾脏专科医生对激素副作用的了解远远胜过没有医学背景的家长们,医生们已经进行过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的利弊权衡。
但是,很多家长在漫长的治疗和等待中失去耐心,宁愿去相信民间传言疗效好,见效快的“草药郎中”、“祖传密方”,认为反正中药副作用少,不愿意坚持应用激素科学的规范化的治疗。
殊不知,这些药物成分不明,用量和搭配都未经过反复和大量的科学实验验证,这种“病急乱投医”的行为,这些缺乏科学验证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将会是损坏孩子肾脏的又一个隐形杀手,而且临床上该类悲剧屡见不鲜。
值得提醒
2、被您小瞧的“皮肤感染”会殃及肾脏
常见的皮肤感染有皮肤脓庖疮、疖肿、蚊虫叮咬后皮肤破溃感染,这些被人们称之为小病,但它可以在2~4周内导致急性肾炎,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急性肾衰竭等,轻者比较隐蔽仅出现显微镜下血尿。家长要重视保护好孩子的皮肤,出现皮肤感染者除了治疗感染外,不要忘记化验尿液。
3、“尿频、尿多”拉响的是肾脏健康的警报
尿的次数增多与年龄、性别有关。成人白天大约4~6次,夜尿在0~2次。排尿的次数增多,称之为尿频。1岁小孩每日排尿约20次,2岁时减少到10次,4岁以后膀胱排尿控制功能趋于成熟,排尿次数接近于成人。如果孩子出现尿频,家长需要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尿量:小儿尿频的同时每次尿量正常或大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为多尿更准确,一般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如果尿频,而每次尿量减少多见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尿频是否与情绪、精神状态有关。
是否伴有尿急、尿痛、血尿等,如同时出现这些症状,尿路感染可能性大。孩子出现尿频家长应该重视,带孩子及时去医院就诊,首先与肾脏内科医生取得联系,查明尿频的原因。
4、“感冒”“扁桃体炎”也可能与肾病不期而遇
孩子是感冒、扁桃体炎的高发人群,这些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可引起很多其它疾病,或者说是其它疾病的早期表现。在患这些病的同时及患病后1~3周内均可以引发“IgA肾病”、“急性肾炎”。家长应该重视预防这些小病,注意查尿,尤其是对学龄期儿童需要多留个心眼。
5、很多在皮肤出现“紫红色小点或紫斑”后做检查时发现竟还有肾损害
在春秋季节,有的孩子皮肤上出现紫色小点样皮疹,家长误以为是过敏或出血,好发于2~8岁儿童,这一种经常被人们误认为皮肤病、血液病的疾病又叫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表现为皮疹,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较为隐蔽,需要医院化验尿才能被发现。皮疹比较具有特色,表现为四肢皮肤红色、或紫红色小点状皮疹,部分可以融合成片,常以双下肢皮肤多。
这种病对肾脏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理论上100%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肾脏损害症状多见于出现皮疹后4~8周内,少数至数月后出现。
患过敏性紫癜的孩子,注意观察尿液,定期去医院检查尿液,需要观察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如果一旦发现尿液检查有异常,应在肾脏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9/mp62591184_1457493803053_2.jpeg
小儿肾病专家李志辉教授温馨提示您:
临床上有很多的儿童肾脏疾病,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的家长、全社会重视肾脏的早期“损害讯号”,儿童“尿检查”是发现肾脏早期“损害讯号”最简便的方法。
如果孩子患了肾脏病,必须遵循三条最基本的原侧:
①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②坚持治疗、长期监测;
③调整孩子的学习、生活、饮食。
如果能对早发现、早干预,可保护肾脏功能、甚至于可以治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志辉,主任医师,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科主任,儿科学博士,肾脏专业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擅长各种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管疾病等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肾活检、肾脏病理和基因研究,现任湖南省儿科医学研究所肾脏病研究室主任等多项学术兼职。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