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纸上速评
纸上速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29
  • 关注人气:1,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历不如学区房?学区房又不是为了学历

(2017-03-15 10:19:24)
标签:

杂谈

​​

很多人说,在美国也有学区房,不假,但是全世界的学区房都没有北京的学区房贵,还破,总还是有区别的。

美国的学区房就是为了上学和居住,它贵,但是有天花板。而中国的学区房,早已脱离了学和房的概念,主要是一种投资行为,上学和居住反倒退居其次。

怎么说呢,如今的名校学区房,像宏庙或者中关村某小那样的,成色新点的轻松上千万,摇摇欲坠的老砖楼,抹不开身的小户型,也最少几百万起。近期均价一再跳涨,已经从每平米十几万进入二三十万的区间,看来不知是谁预言的北京房价将涨到30万一平米,似乎已经提前实现。

就这性价比来说,为了上学实在勉强,如果有那一掷千万的实力,每年小花20万,与国外名校直接合作的国际小学,足以满足你对贵族教育的想象:轻松学习、国际学历、素质教育……虽然说未来可能上不了清华北大,但是比清华排名更高的欧美名校手到擒来。

事实上,很多买房就读公立名小的富裕之家,一上初中就直接转到了国际学校,根本就没打算挤清华北大的独木桥。所以这个豪掷千万得来的名小学位,其实意义不大,当初直接就读哈罗国际,还省得绕弯路。名小学位,其实是个可有可无的副产品,有钱人的教育选择太多了。

然而核心在于,6年后学区房转手一卖,又挣出一套房的钱来,这才是真正稀缺的投资项目,如果不是有这个投资预期做支撑,傻子才花这么多钱上学。等于是免费上全国最好的公立小学,还顺道挣出了哈佛留学到30岁的资金。

而房子本来的居住功能,就更是笑话。学区房大多位于老城区,根本没几套新房,80年代的没有电梯黑灯瞎火的老砖楼,和比80年代更早的私搭乱盖没厕所的胡同平房,才是交易主力,你还别看不上,不懂行的一问价能把你吓出糖尿病来。

能有钱买得起学区房的,基本看不上这样的住房条件,很多也压根没打算住在这里。但是哪怕空置六年又如何?高兴起来一周就能涨几十万,租金损失几乎不值一提。

总之,学区房,学区房,早已名不符实,其中“学”和“住”的功能只是买首饰送盒子的附带产品,好多还被买家直接给扔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收益才是根本动因。

炒作是我朝房地产的基本特征,只要你给个概念,就敢给你炒到六亲不认。早年通县居民都不当自己是北京人,改通州后又当了多少年外企民工的苦逼睡城,如今忽然插上市政府东迁的翅膀,一夜间从草根窝点跨入豪门,房价后面直接加一个零,跟谁去说理?

都是套路,都是借口,除了炒房挣钱是真的,其余全都是假的。相比起码位于市中心的学区房来说,通州斯坦和燕郊格勒更不靠谱,多年来不知几上几落,但西城海淀的学区房,却从未遇到过挫折,无论汶川地震还是金融海啸,都不管不顾一路高歌。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永远涨下去”的奇迹,北京学区房可谓仅存的神话,这才是它的真正稀缺性所在。

但是千万别问为什么,连10平米过道都能卖150万,谁能回答你为什么?

近日来“学历不如学区房”的话题突然爆红,不过是房价持续暴涨背景下的又一轮吐槽,没什么奇怪,早就是这样了。从教育的价值来衡量学区房,老早就失效了。不过作为连年暴涨的基本面之下,学区房是其中最奇葩的一朵,话题性常常独占鳌头,如果段子手肯努力,每周刷一波热门,根本不成问题。

说清华北大毕业的买不起学区房——呐,别说学区房,就是北京郊区的经适房,能买得起么?清华北大毕业不说明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你爹行不行,在首善之区是要拼爹拼到老的,光有个清华北大的文凭,无非是做做IT民工、外企民工,反正都是民工,民工还想买房,吃撑了你。

再说中科院的中青年骨干,本硕博连读的牛逼学位,也买不起中关村的房子,孩子上不了中科院的附属小学,出现了人才被迫外流的现象——只不过再次印证了,什么知识、教育,都不如炒房值钱,拿学区做房子的招牌,无非是噱头借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认真你就输了。

学区房又不是为了学历,本来就是富人炒作发财的工具而已。

纸上建筑出品

2017年3月15日

微信公众号:zhishangjianzhu

微博:http://weibo.com/paperarc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