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国人在私域之内礼数周全,而在公域之内完全是强盗和骗子。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之下,真正的城市文明未能同步建立起来。
共享单车正在成为新一轮创业风口,在一线城市的良性成长尚令人欣慰,然而一旦开始向更多的城市扩张,令人发指的不文明现象爆发式增长:霸占的、改装的、破坏的、诈骗的接踵而来。有评论者称,共享单车就是文明的试金石,很多市民感到痛心和无奈。
在现阶段的中国创业,尽量不要搞出类似于“无主”的东西,国外行得通,国内寸步难行。创业者需要对现实做出准确估计和必要的防范。
遗憾的是,在雨后春笋的单车行业中,只有早期的摩拜单车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他们高价定制了专用的单车,打造了全封闭的链条和极简的车架,甚至牺牲掉舒适感和速度,来保证单车的低损耗、长寿命。但是数千元的高成本也成为高速扩张的瓶颈。很多后起之秀完全抛弃了这些措施,让共享单车成为不文明者手到擒来的肥肉。
我们的创业环境就是这样,不讲原创,只讲复制,不拼质量,只拼速度,谁先占领市场谁就称王,哪怕高损耗、高补贴、大量烧钱在所不惜……创业者的急于求成、责任缺失,本身也是构筑不文明陷阱的一个因素。
不文明用车的成本,不能让全社会来承担,企业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如今整天发动网友监督、举报、要求公安蜀黍破案……将来企业上市时,能否把获利分大家一杯羹?
这不是为不文明洗地,而是提醒创业者正视现实,不要投机取巧。正如很多房地产商在楼盘中留下各种“灰空间”吸引买家,后续又消耗大量社会成本来管理“私搭乱建”。
目前一些低成本扩张的企业,完全摒弃了摩拜当初的所有细节考虑,几乎完全使用普通自行车快速铺量,这些极易被改装、破坏的车辆流落于“公共”或“无主”的境地,几乎是不法者的嘴边肉,不下手都不好意思。面对文明阶段、客观现实,要应对,而不要挑衅。
从自行车王国时代走来的中国,有没有曾经解决过私人自行车被盗、被破坏的顽疾?——从来没有过。那么所谓“共享单车”就更不可能解决。这个阶段不可跨越,什么时候私人自行车不再丢了,共享单车才有可能走出泥潭。在此之前,创业者应当分担必要的防范成本,而不要光顾着扩张圈钱、上市发财。
虽然摩拜单车骑行费力、震得屁股发麻,但是其高度履责的防范理念仍然值得称道,也是实打实的创新之举,然而在摒弃相应成本的后起之秀围攻之下,竟渐渐落得下风,这就是我国的创业环境。今后摩拜要想生存,可能也不得不“学坏”。
独特的造型、专有的设计、改装拆卸的余地很小,在偷盗者眼中成为鸡肋,一眼就能被看出是偷来的。坚固简洁的车架难于破坏,连车胎都是实心的,仇视者几乎只能把它“沉江”来搞搞破坏。
我们不能说这是最好的方案,成本也属实太高,然而技术创新可以逐渐改善这一切,但市场恐怕不会给创新者这个时间,很多跟风者只把普通民用自行车刷个漆就搬上共享平台,并且获得了风投青睐。显然,大家都对快速跑马圈地的投机手法更感兴趣,风口上飞起来的便全是猪,粘贴复制的山寨猪。
为何我国互联网行业山寨者称王,外国原创者反而水土不服,诸多国内大佬都逃不过满身的抄袭指责,依然洋洋自得、高歌猛进,便是这个原因。道德感太弱。而在跑马圈地期过了之后,获得领先地位的企业常常变脸,滴滴之类便是。
他们甚至是不文明行为的怂恿者、利用者。当初滴滴快的烧钱争夺市场,明打明鼓励司机乘客假单骗补,培育出了一个不健康、不道德的市场,而不择手段获取垄断之后,企业的真面目比当初的出租车司机更糟糕。
只有创业,没有创新,只有圈地,没有责任,很多企业的成长之路,不曾对文明进程有任何贡献,并且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管理成本,甚至利用贪便宜心理展开低质恶性竞争,对文明建设造成负作用。因而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公共道德反而继续滑坡,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共享单车不仅是文明的试金石,也是当下创业者心态和风气的展示。
纸上建筑出品
2017年2月16日
微信公众号:zhishangjianzhu
长按二维码关注楼主,每日推送精彩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