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女”舆情为何卡壳?
(2016-04-28 08:55:57)
标签:
宾利 |
宾利是举世闻名的豪车品牌,全球总销量每年仅一万台左右,2015年在华销量是1千多台,旗下最便宜的车型也要数百万元……这段话为什么要放头里说,因为无聊的数据或许能解释一些有趣的问题。
宾利车这几天忽然爆火,然而却在车展的柜台之外,25日在北京顺义某小区门口,一名开宾利的女司机,纠集七八名狠人,疯狂殴打一名恪尽职守的物业保安,鲜血漫地惨不忍睹,送医后伤势严重,一只眼球可能面临摘除。
本案与前几天“快递小哥被打”事件非常类似,后者引发了惊人的舆情热浪,然而同样的开头,未必有同样的结尾,案发几天以来已呈现出微妙而迥异的走向。
与快递小哥被打案一样,事件主要在微博平台发酵,普通网友的反应差别不大,而由于本案性质更为恶劣,而且牵涉豪车背景,网民的愤慨可能更甚。
然而,微博平台呈现出鲜明的媒体特征,事件热度主要由大V和媒体账号引领,才能够实现爆炸式舆情。很明显,由于引领不给力,即便本案有着充足的公愤基因,预期中的舆情爆燃并没有发生。
来回顾一下快递小哥被打案的爆红过程:大V第一时间纷纷热转、声讨、怒骂,各路媒体迅速聚焦、锐评、谴责,几乎没有任何犹疑,很快舆情热度就达到惊人级别……而本案,这一切都没有及时发生。大V和媒体,在第一时间不约而同选择了谨慎,有传播的,但是仅限于转播事件本事,那些怒骂、谴责、锐评……几乎凤毛麟角。
大家在犹豫什么?——难道是因为现代车和宾利的区别?纵观两案,可能也就这一个最大的区别。
大V和媒体都是聪明人,否则站不到今天这个高度。现在回顾开头那段枯燥的数据,聪明人会明白宾利二字所代表的含义,它并非与宝马、奥迪一类烂大街的“豪车”同级,它彰显的是稀有和尊贵。一个随便开辆宾利接孩子的年轻女人,必须先搞清她的背景。
所以,大家可能在等,不是等案情反转,而是等待可以安全发言的时机。大家都是聪明人,虽然不会放过消费热点的机会,但是更不能轻易撞线被封号删帖,在舆论场上能活成大V的都是精英。
舆情就这样卡壳了,鉴于微博平台的传播特性,不知深浅的网民空有一腔怒火,却只如一盘散沙,聚不成风暴。
可能有人说是因为没有视频而欠点火候,那么在昨天中午视频来了,涉事物业公司手握监控而不敢公之于众,愤怒的小区业主向媒体提供了现场视频,画面中长发女子极尽嚣张,带领七八名壮男指认保安后即转身在一旁监视暴力,并不时有暴力分子与之沟通,凶残的殴打持续了两轮,凶手以脚猛踢受害人头部及腹部……
然而,令人发指的视频公布之后,舆情仍然不温不火,大V和媒体的谴责、锐评依然缺席。
或许因为,涉事女子的背景依然成迷,大家不知道她是谁,但是知道宾利俱乐部的尊贵和稀有,个个都是人中翘楚,大家需要知道她的上头、背后都有谁?
随后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媒体中的超级大V、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 @人民日报 ,所转发的监控视频被删,并且该条微博无法继续进行评论……连人民日报的贴都能锁,这不能不叫人后背发冷,面对此情此景,那些千万、百万级的大V继续保持缄默,也就变得容易理解。
另外一个角度是警方。与快递小哥被打案类似,同样是一起非常简单的案情,前者结案速度只有一天,而本案的处置进程显然已经远远慢于上次。
在有限的舆情压力之下,警方昨日宣布数名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女事主江某某27岁,哈尔滨人,除此之外再无信息,事发两天之后,案情仍有待进展,触发大V和媒体的关键顾虑因素,仍然未能解除。
网友具备相关经验,毕竟处理一名出租车司机,不会有任何顾虑,然而假如涉事方真的树大根深,则有可能存在背后的博弈,因而办案速度将会大大减慢。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警方不负众望,尽快打破这些不必要的猜疑。
同时,也希望各路媒体和大V,稍微亮出自己的风骨,虽然在神秘莫测的宾利俱乐部面前,可能大家都是弱者,然而作为亿万网民力量的聚合体和代言人,你们的沉默将使弱肉强食的丛林更无希望可言。
纸上建筑 出品
2016年4月28日
微信公众号:zhishangjianzhu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