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扯啥“激情”?
(2016-04-14 08:44:45)
标签:
湖北省 |
官府又在给咱放相声了,德云社早晚得甘拜下风,比笑点比尺度还是比污,跟人家不是一个级别的,你也就弄个“五环比四环多一环”,你能编出“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关系”的绝世经典吗?小岳岳诌个新段子“讲规矩”还是从中央抄袭来的,能比吗?
据北青报,湖北省推进省管干部“能上能下”,本来挺好一个事儿,理由却弄的那么奇葩,其中有5名领导班子成员因“工作激情明显减退”等理由被免去现职。
理由挺偏,处罚还挺严,说好能上能下,结果直接给免了,“没激情”的性质如此之严重乎?
能上能下,很好,但不是找茬能上、找茬能下,你得根据业绩来,根据人民群众的意见来。譬如管奶粉的、管药的,管成这鸟样,我们看都该下,没想到有人还升了,问责下来的过几年又上来了,就这么“能上能下”?这些管啥啥不灵的官员咋就那么坚挺?
官员需要的是兢兢业业、本本分分,不是弄啥激情,那些激情过剩弄小三的还少么?如今中央八项规定,当官的都如履薄冰,不出错就谢天谢地了,喝个白酒还得装矿泉水瓶里,还弄啥激情?
或许对于一些高层领导,“激情”不能缺少,毕竟要领兵带队么,要高屋建瓯么,激情燃烧的岗位么,然而对于几百、几千号的省管干部,很多也就是个业务岗位,要那么多激情弄啥咧?
再说这“激情”是怎么个评价标准?这可是个很主观很主观的命题,恋爱中的宝贝最有激情,都未必能搞清,妹妹说你没激情,哥哥自认是闷骚型,哥的激情你永远不懂,激情哪那么容易打分?
是采用同事上下级360度环评呢?还是给家属小三发放调查表?还是领导眯着眼盖棺论定?——这操作性咋看都没那么简单,所谓“能上能下”如果没有一个客观明确的程序跟标准,很容易变性为排除异己的工具。
在湖北所有“能上能下”的原因中,类似主观性结论并非孤例,还有譬如“精神状态不佳、软弱涣散、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缺乏领导艺术”等等评语充斥其间,而真正关乎业绩政绩、违法乱纪的硬杠杠,几乎一条也没有,为啥组织总喜欢用主观标准来决定干部的命运?很容易操作乎?
而显然,这些只可意会的软标准,人民群众也毫无发言权,谁知道他软弱不软弱,艺术不艺术?那都是官场内部的技能,公众只能看到他们办事不办事,渎职没渎职,老百姓投诉个“不作为”都难上加难,谁敢挑剔官老爷“没激情”?
而这似乎也偏离了中央的初衷,根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其实原本大都是客观性条款,譬如:分管领域连续出现违法违纪的;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的;个人事项隐瞒不报的;品行不端造成不良影响的;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的……等,其中并没有任何关于“激情”的说法,湖北方面很会创新咩?
而在操作程序方面,中央也明确了考察核实的途径,包括“巡视、审计、个人事项报告抽查、民主评议、信访举报核实”等等,并且要求注重群众反映、了解群众口碑、特别是听取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的意见……显然,在中央规定中,调查标准还是挺客观的,群众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然而,像“激情减退”、“领导艺术”、“求稳怕乱”这些高深结论,却非常不像来自群众之口,也并非来自中央文件,谁编的?
从结果而倒推程序,我们很担忧湖北方面是否严格贯彻了中央精神,把它当做走过场还在其次,最怕把它滥用误用误伤了好人。当然,有些偏激群众可能认为伤谁都不冤,然而,真正兑现“能上能下”规定中属于群众的权重,才真正符合群众利益。
纸上建筑 出品
2016年4月14日
微信:zhishangjianzhu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