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篡改妇女节?
(2016-03-09 09:05:03)
标签:
女生节 |
昨天3月8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节日,也是一个突然变得陌生的节日——在京东变成了“女人节”;在高校变成了“女神节”;在淘宝变成了“女王节”!……无论网上、现实中,几十年来耳熟能详的“妇女节”字样反而难觅踪影。
为啥要篡改妇女节?——莫非是嫌“妇女”二字不好听?或许,它比起女神、女王来,没那么动听,但是它的代表性最广泛,妇女节也是妈妈的节日、奶奶的节日,不只是年轻姐妹们的节日,你们可以大言不惭接受女神、女王的封号,但那些上年纪的女性腆不起这个脸,难道她们就该被剔除出节日名单?
电商们为啥篡改妇女节,难道真心为女性好?——叫句好听的你就上天,淘宝叫你女王,是因为捏着你的支付宝,左手右手一个慢慢剁……你哐哐下几个冲动大单,店小二叫你亲奶奶都成。君不见一进美容店,正午睡的总监眼还没睁就喊你美女美女,把你喊酥了就开始推销会员卡充1万送5万……非亲非故非老公,好听的往往有代价。
在高校里,大约是高傲的女生们不愿意跟天下妇女一起过节,还岔开一天发明了什么“女生节”,女生少的高校则直接升级为“女神节”,真是女以少为贵,年轻不浪费。毫无疑问,这也是对妇女节的一种篡改。
而被篡改成“女神节”的高校里,目标也没有那么纯洁,据说初衷是“关爱女生”,最后变成了什么?——看看某高校男生们挂出的横幅吧:“春风十里,不如睡你”,这算是文明的;“今夜只为你淫荡,隔夜请将我遗忘”,已经开始污了;“人美声甜胸大腰细臀翘水多活好不粘人”——这已经直接耍流氓了。(华南农大)
都说2月14号已经沦为约炮节,这篡改后的妇女节即将成为骚扰节?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节,总是一张电影票半天假,也没啥意思,拓展一个节日的内涵,本来没那么可怕,然而改头换面的篡改者往往不安好心。如今无利不起早,商家盯紧你的荷包,男生盯紧你的细腰,在这些粗野的动力下,居心不良设套。而那些韶华已逝、购买力不强的中老年妇女,却被边缘化,连自己节日的名字都找不到了。
马云们生造了N个剁手节,还恨不得篡改掉所有法定节假日,统统变成购物节。女神、女王的巨幅广告充斥网络、手机、乃至公交站牌,让等车的大妈们也无所适从,当然她们知道这不是给她们看的,可是她们的节日去了哪里?为什么会被这些莫名其妙的名称所取代?
我们不知道,为利益而随意篡改法定节日,有没有法律条文来管,但是我们知道,马云自己可不傻,也不是法盲,前年就注册了“双十一”商标,不允许其他电商来用,好吧,“双十一”购物节好歹是他自个开创的。那么他随意侵占国家法定节日,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购物节,是否符合同一部法理?会不会明年也注册个“女王节”商标,正式把国际妇女节取而代之?法律难道只在维护奸商利益时生效?侵犯公共场所没辙?
刘强东把你们的女神变成了女人,把他妈妈的妇女节变成了女人节,没大没小没尊重,真是有钱任性,这钱还都是你们送的,瞧,叮咚!——快递又敲门了。
国际妇女节,是纪念为妇女争取权利的节日,到目前为止,男女平权仍然具备很大进步空间,因此这个节很有意义。利用这一天,强化女权意识,发出平权主张,仍然十分必要。而当下的各种篡改,矮化了这个意义。
不是卖东西就是耍流氓,篡改好听名字,并不是真心对女性好。而把天下女性分而划之,妙龄者热捧,年长者遇冷,丢失了对女性基本的尊重,连女性内部都无法平等地过节,谈何男女平权?——这与对妇女节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或许说千道万,仍有些人觉得“妇女”二字不好听,总想把它给换了。但是它代表性最广,还真找不到其他词更合适,改成“女性节”更拗口,改成“女人节”,你让一老一少怎么好意思出口?——“妇女”二字仍然最确切、最庄重,在这个节日里,体现对全体女性的尊重,是基本要义。
“妇女”二字没有贬义,女性朋友不要自己污名化自己,即使其中被沾染了偏见,女性朋友有责任为其正名,而不是将它放弃。而如今“小姐”毁了、“美女”滥了、“女神”污了,将来拿什么来称呼女性?
纸上建筑
2016年3月9日
微信:zhishangjian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