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新名片该谁买单?
(2015-05-04 09:17:40)| 标签: 导游骂 | 
大理丽江、玉龙雪山、苍山洱海、香格里拉……丰富资源首屈一指的旅游大省,哪一张才是云南的名片?——恐怕以上都不是,关于云南旅游眼下最热最火的体验,恐怕是“导游骂游客”也。
五一期间,一名云南导游痛骂一车游客的视频上了头条,因嫌游客购物过少,“三四个人才买了一千块钱”,“一车人没有人家一个人买的多”,女导游大骂游客“没有良心”、“没有道德”,跑到云南“骗吃骗喝”,并扬言直接取消西双版纳的行程和返程机票……威武壮哉,小导游惊动了国家旅游局,责成云南省旅游委立即调查、严肃处理。
这种事在云南已绝非初犯,几乎每一个黄金周、小长假,总有一则打骂游客的盛宴来自云南。可惜这一省好山好水,因为这如雷贯耳的名声,游客竟慢慢怕了云南,因为这凶恶导游的边陲特产,人们害怕了所有的旅行团……对整个旅游行业的伤害其莫大焉。
今日,涉事女导游的声音也出来了,承认自己做的不对,但也很委屈,因为接的就是低价团,只有游客多多购物,自己才能拿到酬劳,如果团费交够了,导游的报酬旅行社也给了,哪还会有这样的事呢?
从她个人角度来说,情况没错,网友也早已发出了“全面解读”的呼吁,这显然不是她个人能左右的问题,这是整个旅游生态圈的问题。
然而从云南旅游管理部门来说,这解释无以敷衍——《旅游法》早已出台,不敷成本的低价团和强迫消费等行为,早已明令禁止,今日又爆了这么一出,有关部门的管理在哪里?只会收税不成?
棒子却独独打在这个百里挑一被曝光的导游身上:罚款、吊销、停业整顿等等,而从未停止孕育凶恶导游的云南省旅委,却仍然事不关己地站在“法官席”上,连句自责道歉的话都没有,良心在哪里?脸在哪里?
从导游的话中泄漏,类似低价购物团绝非她手中的一个,“别的车”都是“每人五千、一万”的在买,当然买的都是些玉石翡翠之类的高价商品,真的假的不好说,但包含了回扣在内的高额利润绝对是真的。又不是香港,游客冲着知根知底的名牌商品去的,这种野路玩意儿谁买谁上当,这是一种极为恶劣的生态圈,充斥着坑蒙拐骗、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是市场经济的毒瘤。
媒体调查发现,虽然《旅游法》出台了,地方旅游主管部门照本宣科地把强迫购物等行为给“严禁”了,而关于导游收入福利保障的配套措施却没有跟上,目前,仍有90%的导游没有基本工资,或是底薪过低,不仰仗客人消费,他们吃什么?
没有健康的游戏规则,他们只好吃下游最弱的一环,那就是游客,自发形成了大鱼吃小鱼的丛林规则。
不要苛责游客“占小便宜”,没有一个低价团注明了“必须购物五千、一万”等等,要是那样谁还肯报。通常被低价团忽悠去的,大都是生性俭省、老实听话的中老年游客,容易上当受骗,也容易拿鞭子驱赶,所以导游随时开骂,并不怕一车人还击,小鱼吃虾米,吃的就是弱者……这种怪圈对和谐社会的氛围相当不利,造成了互相戒备的普遍心态。
全行业的问题,不能把责任都推给个体导游、个体游客,必须把相应的管理缺失承担起来,云南可谓屡教不改,坐拥丰富资源而出此下策,不知是中了什么邪?
云南也是中国旅游的名片,如果云南整不好,无疑将祸及整个“朝阳产业”,最终令“恶导游”成为旅行社的代名词,把庞大的市场白白丢失,把旅游从业者送入夕阳末路。
纸上建筑 
2015年5月4日
微信:zhishangjianzhu
微博:http://weibo.com/paperarc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