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法治第一课”

标签:
强卖被褥 |
http://sucimg.itc.cn/sblog/o3586ac33143a98a3b22d600ddda69a1b
这就是“政法大学”教给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据央视新闻,赴西北政法大学报到的新同学遇到了咄咄怪事,被告知不购买600多元的全套床上用品,就不得进入宿舍,还被堂而皇之写进了“新生入住流程表”中。
真是大学好进,小鬼难当,这些未来的律师和法官还真就被拦在了门外,部分同学据理力争之后,也不得不购买部分才得以过关。
这就是“政法大学”里的“法治第一课”,竟然还有“买路钱”的干活!有关部门早已明令禁止高校强卖生活用品,而堂堂“政法大学”里居然无法无天,让这些未来的法律工作者情何以堪?
此事经媒体曝光之后舆论哗然,高校里的乱象虽然已听说了不少,但专修法律的“政法大学”知法犯法还是令公众愕然。
西北政法很快做出了回应,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遗憾的是手法拙劣、漏洞百出,连自辩都体现不出“律师摇篮”的起码水准,让已经毕业的大律师们颜面何存?
校方称:为防止“黑心棉”流入校园,学校经过“招标引进”四家企业为学生提供售卖服务,学校严格执行“自愿购买”文件规定,但个别企业存在欺骗、误导学生购买的情况,学校后勤保障处公寓管理人员存在监管不力……
很好,就循着他们自曝的马脚询问两句:第一,8年前有关部门就发文要求“高校学生公寓的床上用品和日用品一律自愿购买,学校不得以此营利”,那么政法大学招的是什么标?是摊位还是产品?——如果是摊位招标,校园又不是赶集;如果是产品招标,他咋知道会有多少学生“自愿购买”?
目前的解释显然不够,校方应当公示所谓“招标”细节,到底招的啥标?学校有没有收摊位费?——只要收钱就违反了“学校不得以此营利”的规定。
第二,把责任推给“个别企业的欺骗、误导”,有损公众智商,“企业”哪来这么大能力,不仅能死死堵住宿舍门口、还能把持住宿舍钥匙?——请校方解释一下被曝光的“新生报到流程表”是怎么回事?
据校方统计,9月9日共有2600名新生报到,其中购买了被褥的多达1600名,600元的价格不便宜,购买率如此之高,要说没有“内鬼”里应外合“企业”能做得到吗?
校方把自己的责任缩微到了“后勤保障处公寓管理人员”,还仅仅是“监管不力”——“公寓管理人员”是负责监管摊贩的么?从那张“流程表”来看,貌似是负责监管学生买被子的吧?
而且我们也不认为“宿舍管理员”有这么大胆,敢无视学校的“严格”规定与摊贩勾结欺骗学生,还像模像样地打出表格来让人抓了现行?是否上面有人授意而为?当彻查。
不怕“黑心棉”,就怕“黑心校”,黑心棉最多损害学生的身体,而黑心校腐蚀青年的灵魂。如果在“政法”的招牌之下都可以无法无天,如果影响恶劣的丑闻可以敷衍过关,如果这就是未来法律人所习得的一切,如何指望他们建设未来的“法治社会”?
凡牵涉到钱财则没有小事,堂堂政法大学已经如此无视法规、藐视公众,撒谎都撒不圆满,不能指望他们自纠自查,建议巡视组去巡视一下,说不定就能揪出令同学们惊呆的硕鼠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坏事变为好事,把这真正误导学生的“法治第一课”给纠正过来。
文/纸上建筑
2014年9月12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