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胡斌杂谈 |
普通人对生命怀有敬畏,假如曾经驾车撞死过人,很可能留下阴影而终身不再碰方向盘。这一现象被老司机所认可,出过大事的驾驶者再次面对紧急情况时,可能会产生额外压力导致大脑空白,从此不开车是明智之举。
但如果有的人素来就把他人性命当做猪狗,便不会有此心理障碍。这样的冷血物种不多,但我们有幸见证。
5月2日晚,杭州交警发现一辆白色宝马仰天翻在路边,据知情人士透露,驾车的“是杭州人都很熟悉的胡斌,他当时在龙井路上体验过弯的感觉,一不小心失手才导致了翻车”。
汽车损毁严重:轮子撞掉、风挡碎裂、头部气囊全部弹出……意外的是交警却按照“简易程序”进行了处理——先按下不表。
但提起胡斌的大名,可不仅只有杭州人熟悉,5年前轰动一时的“70码”事件,令很多国人记忆犹新。
当年胡斌是一个“车手”,但他不是韩寒那种车手,他喜欢把马路当成赛道,市民们一般称他们为“飙车族”。这是一种高调的炫富,玩车很贵,飙车撞死人则更贵,但他们不在乎,马路飙车几乎成为“富二代”的专属标签。
2009年5月7日,胡斌在飙行中撞飞一名25岁的青年,腾空5米后摔在20米开外,可见其惊人速度——而交警到场勘察后却将车速认定为“70码”左右,并草率对外公布,目击者纷纷表示难以置信,一时间舆论轰然。
富有经验的赛车手韩寒,也通过技术分析质疑了警方的结论,认为车速至少应在100公里以上——意见领袖的参与使得民愤更加激昂,“70码”立即成为代表包庇富二代的流行热词。
最后,专家联合鉴定组的结论表明,目击者和韩寒的推测是对的,杭州警方还为“70码”的说法道了歉。
被撞死的青年走在斑马线上,事故中没有任何责任。而胡斌驾驶非法改装的跑车、无视道路限速、也未履行斑马线避让规定,被判负全部责任,有期徒刑3年,驾照吊销。
遇难者父母拿到了113万赔偿,但无法弥补伤痛,他们呕心沥血养大成材的独子,刚从浙大毕业不久,刚要准备结婚,规规矩矩地走在斑马线上,却遭此飞来横祸。他们不服判决,胡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飙车行为,并已造成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却仅以“交通肇事罪”结案,如何能够惩前毖后?
一语成谶,仅仅5年之后,出狱的胡斌又回到了“马路赛道”,并再次失控翻在路边,他不仅对重握方向盘毫无障碍,更继续对“赛车”事业兴致勃勃——这是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这是什么样一个“人”?
不作死就不会死,可是对于一些屡蒙庇护的富二代来说,不作死比死还难,比如三年前打人成名、三年后强奸入狱的李天一是这样,胡斌也是这样,反复要栽在同一个井里。这是自命高人一等的意识在作祟,他们从来就视普通人为草芥;这也是家族勾兑有关机构联手庇护的结果,他们从未得到真正的惩戒和改造。
据悉,胡斌在服刑期间曾被减刑,实际只蹲了2年就愉快出狱——外人不知道他在狱中靠何“优异表现”赢得减刑,但他出狱后的“出色表现”,公众都见证了——有无机构对此负责?
令人不安的是,5年前的一幕还在重复。如前文所述,通常仅适用于“轻微事故”的“简易程序”,是否适用于本次显见并不轻微的事故,值得商榷;警方也未确认是否存在飙车(弯道限速一般不超过40,能“过弯”把车给过翻了的,十有八九属于超速);也未提及是否涉及非法改装……这对一名有“前科”的驾驶者来说是否显得过于宽松?
宽松就等于纵容。在70码事件之后,令人心惊的事故并未画上句号,近年来仍不断传出飙车杀人的案例,甚至就在杭州本地,就在胡斌案宣判后没有几天,又是在斑马线上,另一名富二代魏某驾驶保时捷卡宴酒后超速行驶,将一名17岁的女生撞死。
显然,前车之鉴并未形成足够震慑,所以后车络绎不绝。
“70码”事件的后续报道,2011年,痛失爱子的母亲以超高龄产妇冒险再次生育,为家族重新燃起了微弱的希望——可是,这遇难者来之不易的弟弟,能否从此生活在一个远离飞车威胁的世界?20年之后会不会又是一场空?
这取决于司法的严厉和公正。如果法律的制裁不够到位,如果钱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如果权富群体始终被包庇,富二代们将永远学不会收敛,无论是胡斌还是胡汉三,都会回来再次为害人群。
文/纸上建筑
2014年5月5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