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闾丘露薇为什么被围攻?

(2014-04-23 08:39:00)
标签:

闾丘露薇

女童香港街头小便

杂谈

在有关陆、港两地的话题上,闾丘露薇的观点从来不会缺席,而她也正是上佳人选——同时拥有两地长期生活的经历,均从底层干起,在哪边都不必装外宾。正如她自己所推崇的那样,作为专业媒体人的全面、客观、和中性,一贯以来为她赢得了话语权和加分。

但在最近的热点话题上她遇到了重挫,而且正折在她一直所尊崇的“媒体原则”之上。

“女童香港街头便溺”大陆夫妇与港人冲突的事件,瞬间引爆了舆情,不仅关乎“文明标准”的讨论,更牵涉“选择性歧视”的敏感神经,争议迅速扩大。闾丘露薇较早介入话题发言,却被网友们揪住其带有偏向性,由于其“陆生港成”的特殊标签,以及一些过往言论,很快网友当做了倾泻情绪的靶子,半日跟帖数万,多以谩骂为主。

第二日,闾丘连发两条微博解释前天言论,反而招致更多围攻,迄今跟帖围攻已十余万条。对她而言可能从未试过这种阵势,就连一年前批评柴静,也未曾招致如此猛烈的情绪——问题出在哪里?

凤凰网最初放出的视频和文本,对本港青年一方不利,貌似小题大做、不依不饶、缺乏同情、甚至有刻意歧视之嫌疑,因而迅速引发网友指责。但闾丘露薇随后“补充”的一些内容,把事实引向了另一边,她说父亲抢走相机记忆卡在先,且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等等,言语间透露出“错全在内地夫妇一方”的倾向。

网友指责其选择性忽视了事态激化的另一重要原因:自称“记者”的港人持专业相机对女童便溺的场景进行拍摄。

对于文明城市来说,儿童当街便溺确有不妥,那么当地人如何尽到市民义务?——善意的提醒和指点无疑是更佳选择,或者骂一句走开也无可无不可,正如围观的港人所言:不是大事,不值得升级。而对于一望而知的异乡客,直接举枪拍摄显然充满恶意,并有扩散影响之现实威胁,不可能不引发对方愤怒,乃至出于对儿童隐私的保护,进一步做出激烈举动。有律师认为,此拍摄举动涉嫌违法。因此无论于情于理,追本溯源来说,至少双方都有责任。

享有信息优势的媒体人闾丘露薇,率先掌握了相对完整的事实,但在聚焦上或有偏废,尽管并未包含断语,但言语间结论自现。无意中忽略了客观中性原则,使受众质疑她抱有偏见。

在这种事上“站队”是极不恰当的,何况闾丘的身份本身就很“危险”,对她来说这就是个坑儿,及时弥补一些观点来让自己回到“中性”轨道,可能是更好的。

但她在次日追加的解释中,却愈加落入了“选边站”的陷阱,继续一边倒地数落内地夫妇的不当,比如“不要在公开场合暴露孩子身体是做父母常识;厕所太少应该去要求政府多建公厕;在香港再有道理,动手一定违法,要维权,比如要删除照片,主动报警,电话999。”

这一串连珠炮就像教训“乡下人”,内地人在一些大城市也是见惯了这种腔调的,比如闾丘女士的家乡上海。

对于2岁的孩子能否暴露,内地是有约定俗成的,这里闾丘女士显然开始装起了外宾;而诸如“要求政府”之类的建议,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无疑不切实际;至于“请拨999”等措辞更明显透着话中带气——在互联网上成天骂战的网友,都能看出这意味着什么节奏。

不出所料,在这篇帖子下面围攻更甚,网友穷尽了智慧,也突破了底线。很多人质问:你有没有做过母亲?你一个“伪香港人”哪来的优越感?

乃至一名网友借用新鲜出炉的“露薇体”回敬了段子:“你要被强*了,不要反抗,因为在香港,再有道理,动手一定违法,要维权,比如要对方停止性侵,主动报警,电话999。”

我们不知道她作为具备过人敏感度的资深媒体人,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偏颇,或者真如网友所质疑的那样,本身已经带不自觉的歧视?

网友翻出了去年闾丘露薇发表的《纽约市过马路》,文章称:在纽约过马路,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会被简单地评论为“中国式过马路”。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行人闯红灯一定是在确保没有车辆,或不影响驾车者车速的时候才过马路,而当行人绿灯亮时,车辆一定是会让走斑马线的行人优先。

——闯红灯就是闯红灯,还能分出个三六九等,“中国式过马路”就是纯属低素质陋习,而洋人闯红灯都那么“有理有节”,这岂不是明显的双重标准?

另外还有07年的博客中,闾丘提到记者想在美国酒店拍摄领导人画面,结果被赶出了大堂,因为是私人领地,不能拍就是不能——这又增添了一桩“罪证”,对私权概念如此清晰的闾丘女士,面对中国幼童被侵犯隐私权的时候,却再次选择性失明……屡次掉入这样不自觉的陷阱,令人失语。

这一次质疑达到了顶峰,恐怕闾丘露薇女士一时半会是很难自清了。

/纸上建筑

2014423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