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与伪善

标签:
张静初放生杂谈 |
http://sucimg.itc.cn/sblog/jhh8aki4ZtX
信佛的明星越来越多了,宗教信仰本是私事,有些人还算相对低调,有些人则一如故我,当明星时轰轰烈烈,信佛也信得轰轰烈烈,有人因为信佛离了婚,有人……
女明星张静初,昨日发微博大秀“放生”善举,称在某地某某湖,放生一万五千斤共计约47万条泥鳅,顶礼上师并回向给大众,祝大家平安喜乐……
放生并不稀奇,但如此大手笔的放生令人瞠目结舌,或许是受惊过度,“回向”给公众的喜乐荡然无存,跟帖中反而质疑声一片。
有网友说:你问过生态专家了么?——你倒是有钱买得起这么多泥鳅,可此处湖水能否供养得起这近十吨要吃要喝的新客人?会不会成为入侵者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有网友说:大冬天的这么冷,你就把泥鳅拿盆往水里倒,冻死憋死得有多少,你这是“放生”还是“杀生”?
还有网友说:大小姐不会不知道这是国人眼中的美味吧,作秀还是行善,这么高调干嘛?把时间地点曝的一清二楚,不怕有人紧跟着去围猎吗?这样的事儿还少吗?
还有网友追问:这一万多斤泥鳅从哪来的?恐怕很难从市场上临时搜罗吧,若是跟供应商提前订货,他岂不得先去四处捕捉,中间死伤损耗得有多少?泥鳅们凭空遭此一场劫难,再被你扔回湖里,这算什么功德?
更有网友质问道:泥鳅市价19元一斤,共计耗资20多万,若是捐给免费午餐,可以让6、7万农村孩子饱餐一顿,与把几十万扔在水里相比,哪个才是真正的积德行善?
还有一些眼尖的网友揶揄道:大师开示曰,既肯慈悲放生,定要发心吃素,才算是知行合一。静初妹妹还是先把不久前大晒牛肉、生鱼片的微博删了再来伪善吧!
——显然,这些可能都是问题,但张静初只回答了一个,说泥鳅是可以钻进沿湖淤泥里过冬的,然后承认自己“智慧不够”引发误解,宣布道歉并删除了先前微博。
回应虽不全面但还算诚恳,没甩出一句“老娘有钱肿么滴”,说明毕竟修炼到了一些涵养,也相信张小姐是发心向善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区,而类似的误区也并非她独有。
放生是佛教的一种随缘善举,重在“随缘”而不在“刻意”,随手解救面临死难的生物,无疑是莫大功德。但为了积攒功德去特意大量购买活物放生,完全扭曲了本意。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量购买等于助纣为虐,平白增加了动物捕杀量,这样的活动从开头就偏离了善始,如何能求得善果?
佛教也很注重实际,假如要放生的话,最好确保它们能平安而活,也确保不要影响其他生物,既然慈悲,就不得不瞻前顾后,考虑周全。无论是前面放后面被捞,还是不慎引发生态灾难,都等于造孽。如果对后果满不在乎而只求自己心里满足的话,那无疑就是伪善。
另外还要规避“作秀”误区,与其他任何善行一样,作秀是行善的死敌。随着更多明星名人成为信徒,其充足财力和职业习气,很容易不知不觉走入这个误区。他们习惯了干什么都要玩一票大的,信佛信得昏天黑地,放生放得成群结队,或许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在公众眼中这就是作秀。虽然这些宏大事件,他们随时心血来潮就可以办到,但不经意流露出的轻率,恰恰构成了对人对物的不敬,从而被公众所厌恶。
这样的大手笔毫无必要。在佛教中不是说你放了一万条鱼就有一万倍的功德,假如一个贫苦太婆倾其所有解救了一条鱼,她的功德并不比你少。佛教强调众生平等,首先人和人之间要平等。领会到这些之后,显然就不会再办出这样的蠢事。
最后一点建议,如果想彻底摆脱作秀与伪善的嫌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知行合一。当然,任何人有信教或不信的自由,信或不信都不为错,但阳奉阴违怎么都是错的。佛教以慈悲为怀,提倡不杀生,放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护生,通常那些勤于放生的信众,已经坚持长期吃素。这些并非强求,但要来最好来全套,否则你昨天放掉的泥鳅,明天又和它在餐桌上血肉模糊地重逢,怎么都觉得别扭。
所以,看到12月份大张旗鼓放生万条泥鳅的明星,11月份还在大晒海鲜、牛肉,受众也难免觉得别扭。
(本文首发于搜狐网)
文/纸上建筑
2013年12月14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