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大盗”
(2013-12-13 08:51:03)
标签:
闵行杂谈 |
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不少人记忆犹新,并非为那些皇寝中的奇珍异宝,而是珍宝映照出的人间丑态:在“爱国”、“护宝”等冠冕旗帜下,各路军阀、政客在其中上下其手,当然不是“摸石头”。
但好歹那时还残留着礼义廉耻,蝇营狗苟都在暗处,而今天……
新京报报道,上海闵行区一所私人博物馆去年被强拆,如今馆主将发动强拆的闵行区政府告上法庭,索赔损失2.89亿元,被称为史上最贵民告官案件。
报道称,这间在上海颇有名气的博物馆,已经经营了20多年,发展到5个展馆,藏有20多件大型木雕、40多套红木家具、300多件明清瓷器字画、400多件玉器、2300多盆盆景、40000多块奇石等……这些玩意儿听上去都相当值钱,可惜在去年4月毁于一旦,藏品尽数丢失。
原告回忆称,当初拆迁问题尚未谈妥,忽然生变——4月27日晨6时,10多个自称“参观者”的壮硕男子来到院内,直接将馆主蒙头架上一辆面包车,其妻、保姆及几名花匠,都被带走,被强行控制30多小时之久。下午,当事人儿子接报返家,发现博物馆已成废墟。
类似的场景,我们已见识太多,貌似已不足以被深深触动。不同的是以往被强拆的多属于贫困村民,也没有多少财宝可丢。而这一回,不光地皮值钱,东西也值钱,于是,我们鉴赏到如下场景。
作为呈堂证供,原告出示了一份视频:镜头扫过了美不胜收的奇石盆景,以及琳琅满目的各种藏品,但最触目惊心的却是其画外之音——
“好一点的镯头有吗?……非常值钱的镯子?”
“这里有玉器之类的,可以拿吗?”——“算你们的了!”
“钞票是被派出所拿走的,我和你不过是经经手而已,一个小的保险箱……”
“这些东西我都要的……”
“你派个镇上的人,好好地给我打包,不要让它……”
——馆主这样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触,虽然早已亲身历劫,“但他们赤裸裸瓜分我家东西的声音还是让人吃惊。”
这些人是谁,尚不明确,但听其颐指气使的口气,不是一般的混混。而这段影像,居然还是区政府提交给法庭的强拆现场“公证”视频。
很好,现在它“公证”给了全国。
几年前,为了终结拆迁中的黑幕和乱象,国家规定以后拆迁一律改由政府主导,出了事由政府负责。当时,人们以为这是善政,而今天看来,结论下的太早。况且,一出现恶性事件,顶包的“公司”又浮出水面——区政府一方律师称,被搬迁物品的保管和移交责任主体是“拆迁人”,即某房地产开发公司。
然而毕竟有些变了,如今每次政府出面拆迁,都会打出一面闪亮的旗帜,无不声称出于“公众的福祉”,无不声称有一幅“美好蓝图”——而如今博物馆被强拆一年半之后,人们发现“美好蓝图”无非是又一片售价高昂的地产楼盘而已。
这与从前公司强拆有什么区别吗?——有,借馆主的话来讲,那就是更加“赤裸裸”地瓜分了。
80年代的著名电影《东陵大盗》是个悲剧,最后的结局是仁人志士仰天长叹,而巨量珍宝不知所踪,并非毁于战火海啸,而恰恰是在各路军阀政客的轮番“呵护”之下。
如今的上海是叫东方之珠还是东方明珠,总之据说是中国最为文明的地方,不想百年前的丑行会在这里重演。
文/纸上建筑
2013年12月13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