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X不比咖啡毒”偷换了哪些概念?

(2013-06-24 12:03:43)

PX项目在中国处处受阻,反映的是人们对长期以来“低环保门槛”的痛恶,而并非对终端产品的盲目抵制。人民日报避开核心焦点,发表了一篇披着科学外衣的雄文,称“PX并不比咖啡更毒”。

既然如此,我们强烈建议把几位作者桌子上的咖啡拿走,换成等浓度的PX,请他连喝三个月,如果坚持得下来,我们就服——当然肯定不好喝,允许你加点白糖——既然敢出来说服公众,既然“并不比咖啡更毒”,那么牺牲点口腹至之欲、现身说法一回不算过分吧,况且无任何安全之忧。

这只是个玩笑,我相信作者引用的科学论据是真实的,他不敢喝我都敢喝,但是问题的焦点显然不在这里。

合格的白纸理论上也是低毒的,每天吃几张纸应该不会造成什么健康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造纸企业是污染大户。如果再考虑到普遍存在的荧光增白等化学添加剂,可能吃纸被毒死也并非不可能。

焦点在于——尽管最终产品理论上低毒,但是其生产过程是否全程无害?其副产品及中间产物是否也全都“低毒”?正产品中含有的杂质是否全都“低毒”?——即便理论上能够保证全程低毒和无害化处理,那么在形同虚设的行业监管,和频频放水的环保监督等现实情形下,能否真正落实到位?

因为你不是一个小厂家,你所涉及的生产规模是非常庞大的,一点一滴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周边空气水土大范围的影响,在众所周知的令人不安的自律和监管条件下,当地居民的反对没道理么?

人民日报的雄文绝不是为了科普“PX与咖啡哪个更毒”的小常识,为了打消人们对庞大化工项目的不安,文中又另列了两方面的论点:一是PX项目的“不可或缺”,二是外国为什么“不怕”PX项目。

从文中得知,PX产品广泛应用在服装、包装、建材等行业,比如用来生产聚酯纤维做衣服,可以减少对棉花的依赖,解决“自然纤维与粮食争地”的问题——这么说PX项目反而成为了“环保先锋”了!——是这样的吗?

首先要更正的是,“与粮食争地”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棉花,而是十几年来殃及全国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以及正在推进的“新城镇化”。

以及三十年来片面追求GDP带来的环境问题,把草场变成了荒漠,把良田污染的无法再耕种粮食——这些化工项目的“前辈们”可曾经是主力之一,咋,劣迹洗清了?还要当环保先锋了?

第二才说,化学纤维并不能代替棉花。该穿棉的时候,人们仍然会选择棉,再忽悠,人们也不会再穿化纤的内衣。化学纤维因其色彩、光泽、弹性、透明等功能性作用,在内衣中少量混纺,外衣中足量使用,而达到其特有效果,已经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应用,其适用范围很难再扩大了。

目前服装界真正的趋势是天然纤维的回潮,比如“莫代尔、竹纤维”等源自天然、不占用耕地、理化性质更优、对人体完全无害的新型纤维,势必进一步蚕食现有化学纤维的市场。它们都不会与粮食争地,但肯定会争夺化纤的未来,一些技术落后的化纤产品已经走向末路。

其他行业不细谈,但可以肯定,这些“环保”的理由是不充分的,甚至是假惺惺的,我们绝不相信地方政府大力促成这些化工项目是为了“环保”,恐怕真正的目的是巨额的利润。有些专家为大项目不遗余力的鼓吹,恐怕也不是为了“环保”。

哪怕我们不生产一根化学纤维,全国人民也不见得就要光了屁股,衣服价格也不见得会涨到天上,难道我们现在买衣服不是天价?——美国人的衣服依赖从中国进口,可美国人买衣服比我们还便宜十倍——难道PX上马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别用这些伪科学吓唬我们。现在地方管理者已经刻薄到连污染企业的巨额利润都不肯与百姓分享,却要百姓承担环境恶化的后果,百姓不干,再也不干了。

雄文竟然不知好歹的提到“外国人为何不怕PX项目”,更居然在下一段就给出了谜底:

国外化工企业均不惜投入重金,确保最大限度地消除PX生产的负面影响。比如韩国三星道达尔公司制定了高于政府规定6倍的安全管理标准:在电路、水路上均采用双重冗余设置;对有害气体采取强化10倍的处理方式;请第三方公司检测排放的气体,使数据更具有公信力;对新员工每年进行8次安全培训,老员工每年有12次安全演练;每个厂区都有自己的消防队伍;对于雷击、海啸等自然灾害都有预案。

同时,生产PX的企业也尽可能做到信息透明,消除民众的不安全感。在韩国,民众可以随时通过企业的主页查看安全生产信息。在新加坡,政府还担当起与社区和居民沟通的重任——这些国外的PX项目能与公众和谐共处,主要得益于成熟而严格的环境风险管控制度。

——甚好,这段话把笔者的功夫都省了。的确如此,我们的任何企业假如能做到上面各点,我们的任何地方政府假如曾经恪守公共利益的底线,我们何尝会如此惧怕PX项目?何尝会惧怕任何一座化工厂项目?

一对比完,人们更有理由不安了——上面各点,别说过去,即便今天,我们能做到吗?

所以当前,抵制,才是理性和科学的选择。

别再用什么“咖啡”来偷换话题了,人民大报,代表一下人民利益,谈点正事吧。

/纸上建筑

2013624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