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副市长一人顶仨缺
(2013-01-21 13:14:08)
标签:
董海涛杂谈 |
如今每有年轻女干部提升,很容易引发围观,但这事儿不能怪百姓多疑,主要是因为之前的一些“突出事迹”,把影响搞坏了,这势必要后来者买单。
这和所谓的民族性没什么关系,假若外国官场也屡次发生那些事迹,老外也一样会多疑,甚至比我们疑的更重。造孽买单是古今中外的通理。
辽宁东港新提拔的80后美女副市长,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围观,甚至引起了人民日报等大媒的关注,还派了调查记者去探究真相——堂堂中央级媒体,倒还真挺关注这县区级的小事,而当地反倒不慌不忙,真是县令不急皇上急。
调查结果令人满意,确切点说,满意的都过头了——没想到美女副市长不仅没有靠关系上位,而且还是人人称颂的好干部,在刁民眼里,好比潘金莲突变焦裕禄,还是颇不适应的。
不适应也要适应,我对人民日报完全相信,哪怕明天再刊登亩产一万斤我也相信。而我要微词的是另外一个背景:
此次丹东市公开选拔,是为了解决当地干部“老龄化”的问题——县处级官员平均年龄高达54岁,怕是难与时代接轨了,于是要求各县市区政府班子成员必须包含三类人:“一名35以下,一名非中共干部,一名女干部”——这正是这次公开选拔的条件,新当选的美女副市长全部符合。
也就是说,美女副市长一个人就顶了三个缺,只要她一上任,就把年轻化等三个问题都解决了,其他平均年龄仍然是54岁的干部们即可高枕无忧,不用担心下岗了。而假如不是选了她,而是一名年轻男干部,那么势必还得另提拔一女性,就得多一个萝卜让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真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
干部老龄化是个问题,领导层缺少党外人士也是个问题,关键岗位被男性垄断更是个问题,既不符合科学,也不符合潮流,已经落下了病,以至于民众一看到女干部,就禁不住歪处想,显然是比例太少的过,除非领导岗位上货真价实的铁娘子多起来,才能真正破除对女性的猜疑。
不改革不行,但是需要货真价实的改,而不是投机取巧的改,选一个30岁的美女进来,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
听起来像个笑话,然而,所有市县的“年轻化”就是这么解决的,在一堆平均年龄50多的老头子中间插进去一枝花,就完成了“改革”,大家就可以再干五六年,撑到退休再离任不迟。这样的“改革”代价多么小,变化有多大?
虽然经过了人民日报的调查,证明美女副市长不是个花瓶,我们是可以相信的,但是选拔她进去的这个空缺,本身就是个“花瓶”位置,虽然负有“三个代表”的重任,其中却并没有人民。
文/纸上建筑
2013年1月21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