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交桥下的农民工死于谁之冷漠

(2012-12-01 23:42:33)
标签:

郑州

立交桥

杂谈

微博上的大V居京者众多,所以,一夜之间,全国网民都知道了今天北京很冷。

今天另外一件事情也在微博上流传:河南郑州,一位农民工在立交桥底下死了,据说可能是冻死。看看天气,郑州的确也很冷,到零下2度了。

目击者称,此农民工已经在桥下住了一个多月,起初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来睡觉,但近20天来萎靡不振,整天躺在桥下,附近的公交车司机们怕他有什么意外,每天都去看他,给吃的,给被子。

期间司机们呼叫120急救车来过两次,第一次知道他没钱没家人,走掉了;第二次说他没病只是饿,留下20块钱又走掉了;第三次被叫来的时候,农民工已经张着嘴瞪着眼,终于不行了。

救助站的人也曾被叫来过,竟也没有接收他。

——附近一位农民工说,他本不该死的。

他究竟是有病还是没病,已经没人再知道,究竟是救助站不要他,还是他不愿意去救助站,也没人再知道,现在人们只知道他死了,而假如120或者救助站能够尽到职责,很可能他就不会死。

不能说整个社会都冷漠,他身边的百姓力尽所能的帮助过他,也曾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他最终死在了专业机构的冷漠里。

120急救属于公立的资源,公称救死扶伤为义务,也是行路病者唯一可依赖的专业服务——农民工在桥下躺了20余日,人人都能瞧出已经不是健康的状态,120被叫来两次,却没能瞧出病来,真实的原因却恐怕是没瞧出油水。

先不说有没有医院肯收,急救车本身收费之贵也是闻名的,120大约是瞅准了农民工无力买单,所以宁可扔下20元打发也不肯耽误了发财的机会罢。

虽然被救护车拒绝,但假如救助站可以容留他避开寒冬的话,恐怕也不至于轻易死去,而他们却同样来了又走了,断掉了农民工最后一线生机。救助站隶属于民政局,是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的唯一官方对口接收单位。

历史上这是一个诡异的机构,从前它们叫做“收容所”的时候,病人不收专收好人,而且是强收,好人收进去说不定还会变成死人——“孙志刚事件”以后终于改换了名字,被剥夺了强收的权利,却索性谁都懒得收了,即便收进去也尽力让你不舒服,上厕所都要定时,贵州毕节流浪儿进去以后受不了这坐牢一般的日子,又跑出去,最终死在垃圾箱里。追责过去民政局还大呼委屈,归咎于自己失掉了强制权力。

岂止是失掉了权力,他们现在已经失掉了所有的职责。

即便如此,追责依然很难,或许他们随手翻出一本救助管理条例,就可以找出不符合接收条件的依据来。一向是这样的,很多所谓的管理条例似乎并不是为了帮助弱者,而是专为了管理者寻求借口而订的。除此之外,保护伞还有很多,他们能够长期保持冷漠与傲慢,总是有底气的。

所幸这位农民工在生命的最后20天,得到了周围平凡百姓的照顾,或许成为天堂之路上的一丝温暖回忆。他被拉走后,几位农民工在桥下燃放了鞭炮,完成了简单的祭奠。

每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大家都会感叹社会的冷漠,可是就这件事来看,社会并不冷漠,真正冷漠的是管理这个社会的人。

文/纸上建筑

2012年121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