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地高考没出路

(2012-11-27 10:40:35)
标签:

异地高考

杂谈

今天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一篇文章《异地高考,慢不得也急不得》,文中称:作为高考改革的一块硬骨头,现在啃的很困难,有十几个省份表示在年底前会有“方案”,而最受期待的京沪等地还根本没动静。

文中把现实中的困境反复念叨了几遍,总结就是一句话:“异地高考门槛太高、数量太少,到头来只是少数人的“游戏”;门槛太低、数量太大,本地学生的利益可能受损。”总之,进退两难。

其实仅仅这一句话就能证明,异地高考没出路,除了引起地域争端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但是,作为一篇正能量的时评八股文,这么写上不了报纸,所以,作者还是努力的提出了一堆“建议”,我们来鉴赏一下:

“这些措施的得失成败警示我们,教育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既要考虑改革的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异地高考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一种深刻的利益调整。在多元利益格局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兼顾,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如何平衡,还需要从政府部门到学生家长等相关各方一起来求共识、想办法、找出路。”

这段话又长又牛逼,没一个错字,讲的头头是道,然而最后我问你:到底如何解决问题?

——写作如果不是思考的结晶,便会成为废话的堆砌,我们今天的报纸上,90%都是这样的废话,句句都正确,但句句都不解决问题。

好了言归正传。不久前,因为异地高考的话题,一群当地人和外地人,在北京市教委门前打了起来,看了让人很难受。冲突的双方都是老百姓,真正有权有钱的根本不关心这问题,他们的儿子考的上就考,考不上出国,哪一条都是亮晶晶的路。

天下的百姓本是一家,却为了这事儿厮打在一起,这就是所谓异地高考带来的唯一“效果”,上面越“推动”,下面打的越凶,你信不信?

其实异地高考是一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不平等的分数线,假如明天教育部下了死命令:“部属院校一律全国统一分数线”,后天这“异地高考”的问题就会无影无踪,你信不信?

而且这样解决,人民不会自相打起来,相比让另一群人来夺自己盘子里的肉,人们们显然更容易接受一律平等,谁也无话可说。

之所以一些省份能够率先出“方案”,是因为那边本来就没什么异地高考问题,全省一条分数线,在县里和在省府考有什么区别?而真正有问题的北京和上海,永远解决不了。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看做最后的希望,可谓一寸分数线一寸血,连上海人都敢为这拼命,不信就试试。

什么“挤占教育资源”之类的,也都是伪问题,真正担忧被挤占的是分数线。只要化解掉了源头,去大城市借读的需求立马就减少一大半。之所以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伪问题上打转,唯一的原因就是不想面对真问题,真问题其实非常简单。

也不要以为决策者傻,也许这正是一盘很大的棋,因为民众总要有事做,不放点烟雾弹让他们互相打,说不定会一齐回头来为难你,这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事儿。

文/纸上建筑

2012年1127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纸上建筑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0985122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