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的手机(走进云时代系列之一)

(2012-05-24 09:28:15)
标签:

杂谈

 

乔布斯死了以后,很多企业家觉得有机可乘,纷纷涉足手机领域,其中有做硬件的、做软件的、做服务的,还有原来什么都不做的。

 

先说句题外话,其实手机的市场并不大,其实和手表、电视机这样的市场差不多大,尤其是市场中云集了上千家厂商的时候。只不过乔布斯把手机一度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市场,才显得这个市场很大。

 

其实任何人做任何产品,哪怕是一种杯子,如果能像乔布斯那样做到人人都想拥有一个,他也一样会成为伟大的设计师,并登临世界财富榜,不一定非得做手机。

 

言归正传,其实在几年前,手机已经是夕阳产业,只有当它嬗变为个人终端的时候,才又重新成为了朝阳产业,诺基亚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把它做成的却是乔布斯。

 

今天的手机其实跟从前已经不是一种东西。最初的手机是一部电话,今天的手机确切的说,是一部个人移动电脑,概念已经截然不同。在以语义确切为特征的语言中,它未来的名字一定会改,比如英语中它不会再叫做phone。

 

但由于汉语的多义,未来这玩意儿在中国可能仍然叫做手机。本来任何手持的设备都可以叫做手机,比如牙医把手里拿的钻头也叫手机,而原先手机这个词和电话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直到今天它从电话变成了一部小电脑,仍然可以叫做手机。这就是为什么汉语可以只靠3000个字独步五千年,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如今的手机还没有进化完毕,它目前实质是一部小电脑,还处在比拼处理器的阶段,但未来它会真正的变成一部终端,本地的计算能力将变得不再重要。这要归功于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部分的运算与服务将飞到云端,终端的任务主要是提供人机界面,即输入和输出。

 

所以,现在以小米那样的方式与iphone竞争其实与未来无关,他们竞争的是当下,乔布斯假如活着,也不会参与。但由于愚蠢的惯性,这样的竞争还会继续,将会浪费可观的资源,把这种小电脑变得更加强悍,彼此同质化,最终把这个领域变回到一个传统的市场,再次沦为夕阳产业。而未来把它拯救出来的人,可能目前还不在这个行业里。

 

在未来,终端与处理器的分离,就像当初硬件与软件的分离一样自然。尽管乔布斯以把所有东西放进一个盒子而著称,但他未来一定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整天拿在手里操作的设备如果不是最简洁最必要的,那不叫整合而是倒退。乔布斯旗下的个人产品一直在努力抛弃一切不再必要的东西,苹果电脑曾经第一个抛弃了光驱。假如他再多活几年,很可能还是第一个抛弃下面这些东西的人。

 

第一个需要抛弃的就是强悍的处理器,它发热而且耗电,对于个人终端,这是非常讨厌的用户体验。要改变处理器的特性非常困难,但要拿掉它却十分简单,而这就是未来的选择。

 

因为,就算本地微处理器烧到一百度,运算能力也远远比不上机房里的半台工作站。而云技术的发展,可以把所有的运算移到机房里,那里即使烧到一千度也跟你无关,你只需通过手机输入问题,然后得到答案,仅仅通过无线网络来回传输有限的数据,结果就是,速度会远远超过手机里那枚可笑的cpu吭哧半天。

 

也许你为当下的手机几秒钟解决了一个小问题而沾沾自喜,一旦你交给它一点稍复杂的工作,比如给一张1000万象素的照片添加效果,它吭哧了一下午,最后没电关机的时候,你大概想把它当碎玻璃踩了。而假如你把工作交付云端,无论它有多么复杂,都只需要一秒,机房里那些机器同时还在处理整个月球的照片。这才是资源正确的整合方式。

 

现在包括像Autocad这样的大型专业软件都已经推出了云版,虽然还不太完善,但必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本地电脑上安装程序并进行运算的做法很快就会成为历史。大概5年之内,所有的程序和游戏都会变身为云端软件。到那时,不光手机,甚至个人电脑上的微处理器都将成为鸡肋。而对热量和重量最敏感的手机会率先把它拿掉,从而使小米等众多厂家的多年努力化为乌有。

 

只有显示器仍然必要,因为人们需要通过眼睛来接受信息,这也很难改变。输入装置可以整合进显示器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不错的触摸屏,未来,它会变的更炫,也许,像一张纸那么薄。

 

更好的显示效果,更低的耗电,是真正值得努力的方向,这是人机界面最重要的部分。当年,基本上是触摸屏促成了iphone的成功,而未来,新一代显示装置的领跑者仍将主宰一切,全部的疑问只在于,突破者是谁?

 

但无论如何,这一天已经不远了,电纸书等等产品已经令我们看到了雏形。未来的显示器将会改变自发光的愚昧传统,更多的利用反射光线,在完全黑暗处,则用一枚非常小的LED点亮整个屏幕,通过类似光纤的引导和散射,使图像柔和细腻而不刺眼。在阳光下,光源自动关闭,效果接近真正的印刷图片,类似现在的KINDLE。

 

当这些耗电大户的问题结局之后,接下来需要抛弃的就是锂离子电池。这些电池也会发热,几乎比手机还重,随时有爆炸的风险,无疑属于手机里最讨厌的东西之一。

 

多年来,研究电池的科学家很不给力,电池的发展总是跟不上需求,从手机到汽车莫不如此,估计再给十年也不会有根本性变化。然而另一方面,也许我们的用电设备走错了方向,它们不应该那么耗电。

 

液晶屏幕可以十分省电,卡西欧电子表可以靠一枚纽扣电池运转十年。而在手机还只是电话的时代,飞利浦也制造了待机一个月的记录。但在手机智能化之后,耗电暴增,刺眼的屏幕和发烧的处理器吃光了电量,摧毁了一切待机神话。这不仅是讨厌的用户体验,而且是科技的可悲倒退。

 

在扔掉了处理器以及新一代显示器诞生之后,这种尴尬终于结束。

 

未来显示器所需要的微薄电量,用光伏电池就可以满足,而它只是一张薄膜,完全可以整合进显示器里。如果光伏发电的科学家们足够努力的话,我们可以期待任何人只要不是死宅在地下室里,偶尔让手机见点光就可以拥有永不消失的电量。

 

同时一个丑陋和沉重的附件可以随即扔掉,充电器,它虽然并不长在手机上面,却总得塞进包里,否则就随时杯具,无疑是糙老爷们和马大哈姐的噩梦,属于和手机相关的第三大讨厌东西。

 

把这三个巨讨厌的东西送进博物馆之后,意味着手机扔掉了88%的重量和99%的热量,从而有条件变得可爱而不再是累赘,接下来就是工业设计师的领域了。

 

摄像头?那当然需要,即使在未来,人们也不会忘记臭美和自曝,而只可能更甚。好在现在的摄像头已经很小,已经不算是个讨厌的东西,但它无疑还可以变得更酷。有可能利用整个手机面板来感光而不是一个针眼,或许科学家在研究光伏电池板的时候顺便就把这事给办了。相片的解析度将会无比震撼,因为即使现在最高级的单反相机也没那么大的感光芯片。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东西,500万象素足够臭美了,并不是人人都想当间谍,科学家们无须特别为此慌张,还是电池板要紧。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设想一下未来手机的模样:技术上讲,它可以做的像纸一样薄,但那样拿起来并不舒服,为了适合人手,它将具有一定的厚度,以及圆滑的四角。

 

它可能是一块一体成型的弧角钢化玻璃,厚度三四毫米,正反面都一样,中间夹着显示屏幕、同时也是电池板、摄像板。由于数据都通过网络传输,因此浑身上下一个接口也没有。所有的电路板和芯片都是透明的金属丝印刷,所以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在待机的时候它就像一片水晶。

 

天线?当然有,它也被压在玻璃板里,当然你也看不见,这并不是新技术。

 

那么,没有电池,没有后盖,手机卡怎么塞进去呢?你out了,但是一会再说。先来谈一点手机的应用。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发明银行卡以来,我们可以在十几个银行拥有账户而不需要一本存折;我们可以用公交卡滴的一声走进地铁;门禁卡滴的一声安全的回家。每一种卡的应用都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这样的便利多了以后,产生了新的烦恼。

 

据说如今每个人出门必须至少携带十几张卡,你不知道它是否今天有用,但是你不带的话,肯定会遇到麻烦。现在各种卡的应用还在迅速扩大,连理发店和便利店都大肆发卡,诱使我们滴的一声完成交易并享受优惠。而我们的烦恼也在迅速增加,整日携带几十张卡的烦恼成本已经超过了优惠。如果我们放任这种情况,意味着科技再次可笑的倒退。

 

方便我们日常生活的这些卡,比如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员工卡、饭卡、停车卡、医保卡、就诊卡,甚至身份证、电子护照、等等等等,它们实际上都是一种东西,叫做智能卡。虽然它们看上去像名片那么大,实际起作用的只是一块小小芯片,指甲盖那么大,其余的部分都是装饰。

 

这些装饰叠在一起比今天的智能手机还重,而未来手机变得像名片一样轻薄的时候,这更加不可容忍,无论这些装饰卡有多么漂亮。

 

其实所有这些卡都可以整合进手机里,将来你出门什么卡都不用带,遇事只需要晃晃手机就全都办了。

 

整合的方式并非在手机上开十几个芯片插槽,那未免太可笑。实际上只需要一个芯片就够了,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写在上面,只要那些发卡的部门愿意合作,这事马上就可以办,没有什么技术门槛,但却真正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将来你要办一张什么卡的话,只要交费办手续,然后把信息刷进手机就ok了。甚至可能都不用走进营业厅,直接用手机上网就全办了。这些玩意核心的东西就是一串数据,而所需硬件手机上已经有了。

 

现在回到那个让你out了的问题:手机卡实质也是一串数据,和饭卡没什么区别,可以随时被写进手机芯片里,只要中国移动愿意与时俱进。假如它顽固到底也不要紧,会有服务商帮助你把数据提取出来写进手机,然后把卡片扔掉。别担心安全,这枚芯片是和你的身份绑定、并靠密码启动,别人捡去根本没用。

 

所有的卡都可以和手机绑定,把信息同步到云端的个人账户里,你无须再担心丢了手机。手机设有指纹扫描程序,不是你的手握着它就永远死机。即便真的有小偷把它当鞋拔子用了不还给你,你也可以再买一部,然后从云端找回你的一切数据。

 

在摆脱了那些可笑部件的羁绊之后,手机的设计完全成为了艺术家的天下,可以被做成任何喜闻乐见的形状。可能有不少酷guy愿意像腕套一样把手机戴在左臂,不时像科幻片主角那样摁一摁,然后得到需要的信息。老爷子也许会买一个健身球一样的手机,平时在手里锻炼肌肉,需要时就把它摁扁了然后开始通话。因为它们的核心部件是如此的小而轻薄,所以它可以有任何可能。同时科学家们也不得不在外壳材料方面开足马力,以便跟上人们不羁的想象。

 

未来的手机其实跟今天手机的概念又一次截然不同,愚蠢的英语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个名字,而我们仍然叫它手机,意思就是随时拿在手里,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切便利的机器。

 

很多东西也会因手机而变,假如它们是真心为了给人们提供便利的话,否则它们就会被人们抛弃,非接触智能卡之类的平台可以整合很多日常应用。如果一个公司想卖出一项服务,或吸收一个会员,它必须设法把它整合进手机。因为那时的人们出门不会再携带任何累赘。

 

在各行各业依赖云平台蓬勃发展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玩的体验,通过手机,不妨适度的想象:

 

2022年的一天,你去逛超市,看到一种产品不知该不该买,于是拿出手机扫一下,关于这款商品的信息就跃然纸上,甚至包括大众点评网上的评价,还可以查询价格是不是很黑。如果想买点农产品,你可以直接连上那位农民的博客,确定他是个值得信任的家伙再掏钱支持。

 

现有的技术其实已经可以做到这点,商品的条形码与二维码,手机都可以读取,实际上是通过摄像头拍摄然后用软件读取。只需要把条码与相关网站对接,就可以立即实现上述应用。

 

如果它没有条码,你还可以读取产品包装上的文字,软件也会分析出它的来世今生。

 

菜市场里可能就没有办法了,蔬菜一般没有包装。但是时代在发展,到了那时,菜贩子会出于竞争的考虑给蔬菜贴上标签,以可追溯的品质保证来获得顾客的认可。

 

最为震撼的应用可能是这样:你在野外发现了一款野果,兽性顿起,但不知道它是否有毒,于是你拍下照片输入百度图片,你知道,地球上任何一款冷僻的水果在云端都有成千上万的照片,软件经过比对分析,一秒钟后告诉你它叫火莓,吃了以后浑身燥热无比,于是你立即把它采下来献给身边的女友。

 

……基本上就是这样。

 

现在回到2012,致那些受乔布斯感召而步入手机行业的家伙:在千军万马模仿iphone的日子,也就是今天,手机实在算不上一个很大的市场。乔布斯可以通过做手机而成就自己,但别人不可能因为做手机而成为乔布斯,除非你能像他一样创造未来。

 

乔布斯一生做过很多产品,虽然最终是手机让他变得家喻户晓,但他最大的成功并不在这里。

 

乔布斯最终胜在着眼于未来,而并不是手机。

 

文/纸上建筑

2012年5月24日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