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吕姜山》(汤显祖)翻译

(2013-05-16 21:07:14)
标签:

孩子们

样子

字句

官员

辞藻

分类: 教学资料

《答吕姜山》(汤显祖)翻译

                                                                吴鹏飞

     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也”,此语大可轩渠①。凡文以 意 趣 神 色 为 主, 四 者 到 时 ,或 有 丽 词俊 音可用。尔 时 能 一 一 顾 九 宫 四 声 否? 如 必 按 字 摸 声 ,即 有 窒 滞迸拽 之 苦 ,恐 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②之想。

 

【注】①轩渠:大笑的样子。②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相传吕尚曾垂钓于此,而遇文王。

 

翻译:你寄来的沈璟的《曲论》讲得确实不错。“演唱者应当知晓音律,而创作剧本的人则未必全要懂得。”这句话真是太有趣了。凡是文章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这四个方面做到时,有时也会选择华丽的辞藻动听的音韵,但那时又哪里能一一顾及平仄音律呢?如果一定要按照字句去揣摩音韵,就会有阻塞不畅、旁逸拖拉的尴尬,恐怕不能写出特别好的文句了。我虽然住在郡里,但已有一年不再去拜访当地官员了。我们身在异地,但心意相通。只是在闲居的时候会时不时和孩子们一起想到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