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鱼与熊掌之惑

(2005-11-13 15:05:26)
分类: 遑论体坛

鱼与熊掌之惑

 

/易天睡着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轲在他的《孟子.告子上》中关于冲突与矛盾的取舍的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阐述。取舍之难,圣人如孟子者,亦须深思长考,方能有此卓见。

 

与塞黑的热身赛在即,深陷追求结果或者追求过程的矛盾心态中不能自拔的中国队,似乎正于这样一道“鱼与熊掌”的二项选择题前抓耳挠腮。诚然,对于处于弱势的中国足球而言,追求比赛过程中对强手的学习似乎才是更为切实而有益的做法。而其实这样的道理只是说起来通俗易懂而已,翻看此前同欧美强手的热身赛交锋经历,留给我们的只有被暴敛钱财后的失落感。以促进交流、提升中国足球水平为目的的一场场热身赛,总以“鱼与熊掌”兼失的明星过场秀而终结。于是,究竟怎样打热身赛才算真正学到了东西,成为摆在忙于同欧美高水平球队热身,却没有弄清学习的意义的中国队面前,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对于中国足球,无论热身赛的过程与结果何为熊掌何为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也就是说,不要让热身赛再流于表面化的形式。昔有泾水,东行至海,观于大海,乃知己丑,这种以对手为镜鉴,自省己身的精神正是当前中国足球所欠缺的。因此我们说,只要能从比赛中学到真东西,热身赛过程可以难看,结果也可以是失败。但要在失败的迷雾中找出走向胜利的路标,才是高明的智者。

 

但是一个长期以来的问题是,中国队往往在失利的伤痛后短暂的疑似觉醒,然后迅速回归茫然。与此相似,中国足球曾先后师从于德国、南斯拉夫、荷兰、英国等足球强国,但屡屡浅尝辄止的不坚决使我们学到的往往只是皮毛之功。于是,引出了学习的第二个特征: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也就是说,某些因素的刺激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暂时的,一旦刺激解除,行为便表现如初。而这种情况下没有学习发生。因此,对于中国队,热身赛的意义不应该是带来一时半刻的自信或是羞耻感,而是应该从中积累出保障长期发展的宝贵经验。

 

我们究竟还需不需要进行类似的热身赛?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想学习,就必须以交流为手段。这又涉及到学习的第三个特征: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我们当然不能寄望一场热身赛带给中国足球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可以期待中国足球在不断的经验累加中取得一个质的提升。如此,热身赛则可谓多多益善。

 

其实,关于比赛结果与过程如“鱼与熊掌”般的取舍是个伪命题,只不过在现今中国足球水平的限制下,我们往往只能把这道本可复选的二项选择题单选。

 

“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学习永远有益,但愿中国足球的“学习”也是“学而犹未晚。”

 

 

yitianshuizhaole@sohu.com        2005-1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龟裂的混凝土
后一篇:拒绝习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