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的四大指标
(2012-11-13 14:34:45)
标签:
职业生涯转型跳槽企业王兴权杂谈 |
分类: 职业生涯管理 |
2010届大学毕业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钟情的雇主仍以外企/合资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为主,两者各占28%;其次为国有企业,占27%;而愿意去民营和个体企业的仅为14%,这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的选择,作为一个职场“老人”,你的企业转型选择一定要综合考虑的更多。
当你决定转换企业时,你会选择怎样类型的企业呢?要知道,同一岗位在不同企业类型的待遇是大相径庭的。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阶段的差异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到,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这样找到的转型企业才是最佳的。
【依据企业规模换企业】
企业的发展规模主要是指大、中、小三个层次,从企业资产、市场占有率、员工数量等几个层面来衡量企业的大小。虽然说大企业的条件比较好,但有人担心去大企业会沦为小“螺丝钉”;而选择去小企业,则又担心不能发挥作用。对于谋求企业转型的人来说,这依然是一个难题。依据企业规模选企业,一句话: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
大企业的管理严格、规范、科学,对个人成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与众多高素质同事一起办公,也有助于自己不断学习。不过,大企业的分工也很细化,各人负责相应的职责。对于转型者来说,已经工作了几年,甚至在原企业还担负一定的要职,若重新上岗,沦落到一个所谓的大企业的小小螺丝钉,难免有心理落差,从而助长不愉快的心理,耽误工作,于是又想走人。因此要慎重。选大型企业,考察其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与其文化格格不入,是很难接受或融入的。而从企业自身来讲,也倾向于吸收那些能迅速理解和适应其文化的人。
中小企业制度规范不够细化,每个人所负责的职位并不明确,往往是一个人当几个人使,还要求员工最好是全才,各样工作都能来几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升员工的能力。喜欢做主角的人可以考虑去中小企业(建议读者去网上搜索一下2010年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排行榜),因为“在中小企业,每个人都是主角”。
此外,选中等规模企业便要选行业,因为行业与企业的生存空间有很大关系,对那些不大不小的企业来讲,行业特征可能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小型企业中,老板是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老板的眼光、能力和管理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选小企业时,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不可少的判断依据。
在下表对比中,写下你在乎和排斥的,看看自己倾向于哪个?
表4-1 选择企业规模
|
优 |
我在乎的 |
劣 |
我排斥的 |
大 企业 A |
1、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 2、较好的商业信誉 3、专业化程度高 4、健全的培训机制 5、成熟的职业发展通道 6、稳定福利保障 7、人脉质量高 |
|
1、论资排辈比较普遍 2、层级与繁文缛节较多 3、决策较慢 4、企业内部关系复杂 5、工作内容可能过于单一 6、晋升需要按部就班 7、发展空间有限,不易出头 |
|
中小企业B |
1、对市场敏感,决策灵活 2、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能从创业角度看职场 4、加薪升职空间很大 5、同事关系相对简单 6、市场与客户意识强 7、有机会参与项目决策 |
|
1、公司各方面不规范 2、鲜有培训 3、没有福利保障 4、受老板个人因素影响大 5、办公环境较差 6、工作随机性安排较大 7、个人时间被无偿占用 |
|
S
S
【依据企业周期换企业】
企业的发展阶段是指企业和产品(服务)在社会与市场中处于的生命周期,具体可以分为:创立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生命周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对个人的发展与求职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处于“创立期”的企业,刚起步,晋升的机会通常较多,短时间内就可能升到较高的位置,但相对而言,由于企业基础尚不够稳固,势必要承受较大的经营风险。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晋升的机会也较多,但速度则略微缓慢一些。
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制度、体系都已上了轨道,想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或加薪恐怕比较困难。而一般的大企业多属于此阶段。
如果你打算选择“成熟期”的企业,那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你的工作生涯可能很漫长、辛苦,晋升的可能性也较小。
“衰退期”的企业,除非你具有超凡的能力,可以使濒临关门的企业起死回生,否则根本不需要考虑。
一般来讲,注重职业稳定性的人,适合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对新事业的开发、企划工作有兴趣的人,也可以考虑“成熟期”企业中的企划或开发部门;对自己实力有信心的人,“成长期”的企业最适合你;为了给自己将来创业创造条件,希望企业能提供充分学习机会的人,适合进入“创立期”或“成长期”的企业,如此才有机会学到所有工作的实务;至于选择做自己喜欢而且待遇又高的工作的人,只有一条路可行——创业当老板。
【依据内在因素换企业】
既然要谋求转型,你必然要好好考虑,对自己做一番分析,包括个人目标、个人发展空间追求、个人的综合实际能力等等。分析自我需求,选择转型企业。
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那可以依照企业类型对目标的支持程度和作用大小来确定;如果你还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只是懵懂自己需要转型,那不妨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验中,个人的爱好、情结去选择。
个人发展空间也是一个重要的根据,谁都不希望永远原地踏步,尤其是工作几年的你,当然希望能有一些职位的变化,不能总处于企业低层,做着基础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通道,这是很多人最终选择转型的原因。因此,你也可以依据个人发展需求来选择企业类型。国企的职业升迁更注重论资排辈,而非能力,升职发展相对缓慢,模式相对固定。外企的“玻璃天花板”明显,升到一定级别就无法再发展了;而民企的“玻璃天花板”的现象较少,升迁路径相对透明。
转型,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屈尊低就,个人综合能力是最佳支撑。因此,选择企业类型还要结合个人当前的能力、情况而定。如你非常仰慕外企的高工资,希望在外企完成自己的职场华丽转身,只是,你的英语水平非常低级,这些基本素质欠缺是很难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或者你看到金融行业赚钱多,想转型去金融企业,只是,你的专业、你的工作经验完全与之不搭边,金融知识于你而言一片空白,你如何能胜任你想做的工作以及你要转型的企业。所以,综合评估自己的能力,根据能力选择企业类型至关重要。
【依据个人性格换企业】
企业转型的落脚点往往是企业性质,即国企、外企还是民企。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培训方式不一样,薪酬福利方式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更是大相径庭,其中企业文化是选择的重中之重,影响个人在企业中发展的最大因素往往是个人的性格与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人格特质,所以每个人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根据下面关键词,选择接近你的性格特质吧。
图4-1 个人性格特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了个人特质,我们接下来了解企业文化,首先可以从企业性质角度了解企业文化。
表4-2不同企业性质的企业文化
|
特色优势 |
相对劣势 |
外 企 A |
1、成就感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2、成熟规范的职涯管理系统 3、注重沟通、员工福利和培训 4、晋升机制相对透明公平 |
1、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 2、亚健康和个人生活缺失 3、模块化规范化流程化束缚个性 4、较长的管理层次达十层 |
我在乎的: |
我排斥的: |
|
国 企 B |
1、工作相对轻松,压力较小 2、管理有“弹性”,竞争不残酷 3、论资排辈,同级少有摩擦 4、年休假、生育假等各种假期 |
1、职业升迁更注重论资排辈 2、工作效率不高 3、近亲繁殖,任人为亲 4、没有竞争机制,没有赏罚机制 |
我在乎的: |
我排斥的: |
|
民 企 C |
1、对环境反应灵敏 2、发展机会较多,易发挥个人特长 3、升迁路径相对透明 4、办公室政治较为少见 |
1、工作环境稳定性普遍较差 2、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3、身边可获取的人脉资源较为贫乏 4、薪资福利不够规范公平 |
我在乎的: |
我排斥的: |
S
S
我们还可以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了解不同规模企业的企业文化,下表是其具体特点,结合个人情况,选出自己最乐于接受的和最排斥的方面,由此,确定相应的企业类型。
表4-3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文化
阶段 |
创立(幼) |
成长(小) |
发展(中) |
成熟(大) |
衰退(老) |
企 业 文 化 |
缺乏明确的方针和制度 没有什么程序或预算 根本不开什么员工大会 很有人情味,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
开始有各个职能部门的雏形 仍然以老板为中心 家族人员开始介入,管理混乱 员工福利很少或没有,资金都将用于扩大再生产 |
职能部门健全,员工众多 以领导班子决策为准 老板个人影响被神化 公司层面的活动开始增多 |
职能部门众多,员工之间大多不认识 开会与汇报增多,决策慢 管理扯皮,效率低 重视员工培训,要求员工认同企业 |
强调形式重于功能 权力与责任不匹配 个人的成功是由于避免了风险 重视做事的方式以及谁曾做过此事 |
个 人 选 择 |
我能够接受的: |
我能够接受的: |
我能够接受的: |
我能够接受的: |
我能够接受的: |
我不可接受的: |
我不可接受的: |
我不可接受的: |
我不可接受的: |
我不可接受的: |
你的性格特质与企业文化相比较,你觉得自身最适合在哪类企业发展呢?
我适合在那种性质企业发展,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适合在哪种生命周期企业发展,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准确性,建议你最好找相应企业性质的职场人聊聊,让他就你自己的性格特质进一步分析,这样就加大有效性了,而你也生涯人物访谈中进一步的了解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