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风夜放花千树——毕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2015-02-09 18:46:03)
标签:

毕可鹰老师

书法作品

辛弃疾

众里寻她千百度

文化

分类: 毕老师的书法与音乐
     昨天,毕可鹰老师在微信中发来书法,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毕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记——辛弃疾词《元夕》赏析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风格独特之作。
   这首词描绘出这样的意境:
    入夜一城花灯,好像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又像是被轻风吹落星星点犹如下雨。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风箫的声音悠扬激动,玉壶的灯光流转,整夜的鱼龙角抵的游戏到处飞舞。 
   女士们有的插满蛾儿,有的戴着雪柳,有的飘着金黄的丝缕,一路上说说笑笑袅娜轻盈地朝人群走去。我却在众芳里寻找她千次百度;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此篇是稼轩词中属于婉约风格的作品之一。词的上阕渲染上元灯节一片热闹的盛况;下阕专门写元宵节欢乐的人们,那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他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
    作者笔下的“那人”,不慕繁华,自甘寂寞,与世人的情趣迥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富于象征性的形象。词人对“她”的追求,寄托了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的品格。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这首词借景寓志,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梁任公曾评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先生认为,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王先生将这句词,演化成治学的最高理念: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细细品味辛弃疾的这首词,感触颇多啊!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经典的词句,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