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高望远之重阳节——毕老师书法作品赏析

(2014-10-02 12:10:52)
标签:

毕可鹰老师

书法作品

重阳节

登高望远

佳节思亲

分类: 毕老师的书法与音乐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毕可鹰老师在微信中发来几幅书法作品:
之一  登高望远
登高望远之重阳节——毕老师书法作品赏析

彩虹抒怀
      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登高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相传源于汉代,并相沿成俗。重阳节,约聚家人及亲朋好友旅游,登高远眺,藉以避难消灾、娱乐身心。 
      登上高处,当然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这使我联想到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就是说,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


之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望远之重阳节——毕老师书法作品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的意思是说: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念亲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遥想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十七岁少年作出这么好的诗句,真是才华横溢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