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毕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2014-06-21 20:11:28)
标签:

毕可鹰老师

书法作品

刘禹锡诗

乌衣巷

文化

分类: 毕老师的书法与音乐
 6月18日,微信中欣赏到毕可鹰老师的书法作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 <wbr>飞入寻常百姓家——毕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6月19日,毕老师又书: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 <wbr>飞入寻常百姓家——毕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任伯年燕子图:
旧时王谢堂前燕 <wbr>飞入寻常百姓家——毕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后记——刘禹锡《乌衣巷》欣赏及联想
    《乌衣巷》唐代诗人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是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六朝豪门大族的聚居地点。作者亲自来到这里一看,只见桥边野草开花,巷口夕阳斜照。当年在王、谢家厅堂前结窝栖宿的燕子,现在已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 
     诗人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 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联想到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许多过去只有少数“高大富”人家所拥有的东西,比如空调,家电,电脑,手机,照相机,私家车等“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许多普通百姓家必备的生活用品了。
    近年来,留学刮起“平民风”,在规模日渐扩大的自费留学大军中,出身工薪家庭的留学人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平民攒点钱出去旅游,甚至出国旅游,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种体现吧。
    回想几十年前,百姓家中并无电话,只是所住居委会里有一部电话,经常有人喊:“某某,接电话”,遂赶快跑去接。打电话,有时要到外面的邮局(邮电大楼)排队等候。与远方的亲友交流,不甚方便啊。
   后来,家中有了电话,但如果人在路上,得回家再打;如有亲友来电,你不在家,便接不到。随之有了手机这种移动电话就更方便了,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不耽误接或打电话。
   而现在,与亲友交流,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邮箱,还可以通过短信、QQ、微信等形式;视频聊天缩短了人们的距离,相隔很远的人如在身旁,看着对方的面容尽兴一聊。我的小孙子橙橙,春天曾到呼和浩特姥姥家住了一段时间,我和老公想孩子了,就和亲家进行视频聊天,在视频中看到可爱的孙孙,听到他喊“奶奶”,“爷爷”,很惬意啊!
   所以今昔沧桑的巨变还是很大的,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实现了,这梦幻般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真实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愿社会越来越进步,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