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漫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校园内,特意到逸夫楼前拍了照:
这座逸夫楼,是刚刚建成几年的新教学楼
同学们,你们幸福啊,在这么高大明亮的教学楼里学习!
逸夫楼前的青铜纵目面具,是法大60年校庆时四川校友赠的,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
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人神同形的造型,使之威严正大,给人以强烈威慑感。
之二
宁夏大学的逸夫楼
1972——1994年,我曾在宁夏大学图书馆工作,我们宁大也有逸夫楼啊!
2012年夏天,我回银川去探亲访友,到宁大与老同事相聚,曾在逸夫图书馆前留影:
这是我离开宁大后新建的图书馆。与当年那破旧的老馆相比,真是鸟枪换炮了!
在逸夫图书馆前,与老同事一起留影
在逸夫图书馆前,我单独留影
从网上搜到宁大另一座逸夫楼,也展示于此
邵逸夫老先生虽然离去,但他的善举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资助教育,何处不留痕啊,每个学校几乎都有逸夫楼!邵逸夫先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全国各大学里那许许多多的逸夫楼,将永远鼓舞着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师生们!
后记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7日宣布,该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当日6时55分在家人陪伴下于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无线电视于1967年成立,邵逸夫是创办公司董事之一。
据报道,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他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中国多所高等院校建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邵逸夫晚年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全世界科技拔尖人才,支持香港、内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科学研究。
据悉,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12年,邵逸夫25年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
(后记材料来自网络)
彩虹心语: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企业家捐献社会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像邵逸夫老先生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热心公益,热心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地捐献!他的青史留名,是高尚的,永远值得人们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