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生同门之间是同事关系

(2010-01-29 00:06:38)
标签:

研究生

集体思想

杂谈

分类: 科研

同 事关系是同一职业群体中共同工作并以职业活动为媒介的相互交往。从广义的角度看,同事,并非狭义地指和你共事的人,而是指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沟 通才能感化的人。在一个学术团队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典型的同事关系。研究生同学之间,虽然只拥有短暂的共同经历,但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空间下从事 相近的工作,扮演相似的角色,接受同样的团队文化,其生活大多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往往比职场中的工作成员更加具有同事关系的特点。

既 然是同事关系,说明一个学术团队内部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太近,但也不宜太远,必须在人际交往方面保持适宜的心理距离。这就如同寒风中相互依偎取暖的两只 刺猬一样,靠得太近,注定在不知不觉中要彼此伤害;离得太远,却又抵制不住凛冽刺骨的寒风。除非其中一只刺猬忍痛将身上的刺全部拔掉,它们才能获得最大程 度的温暖。问题是:如果刺猬没有了刺,别的刺猬会不会肆意嘲笑它?它能忍受其他刺猬的冷嘲热讽吗?连刺都没了,它的爱人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吗?一旦遇到刺 猬的天敌,没有了刺的保护,刺猬还能逃过天敌的捕猎吗?如果它连自己都保护不了,那它用什么来保护它的爱人?

关系太近则个体的个性容易湮灭,“集体思想”将占据制高点,团队成员的“从重压力”极大。科学研究既需要个人潜能的发挥,又要求团队协作,像此类工作,成员 之间较为松散的关系更能有效对抗外界的压力,并提出更多的合理化建议。更重要的是,适度松散的同门关系,利于成员之间克服彼此的偏见。偏见的产生,在学术 团队中往往体现为固执己见的核心成员,因观点分歧所导致的派别间的矛盾激化;而偏见的存在,则使得沟通和交流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威廉·詹姆斯认为:“许 多人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积极思考。”恰恰是因为偏见的根深蒂固,导致同门之间因害怕受伤而难以将情感依赖上升为彼此间的信任,进而影响到 团队的协同力,这是团队建设中固有的顽疾。

关系太远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有句俗话说得好:“和一个伴侣幸福地生活可以多活十五年,与一群同事愉快相处可以多活十年。”如果同门之间存在太多的明争 暗斗,都急于在导师面前邀功请赏,上演一出出学术版的“宫心计”或“金枝欲孽”,则团队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有的学生,对认真从事科学研究没有兴趣,成天 琢磨如何在导师那里混个高评价;有的学生,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发展,往往忽视身边需要帮助的同门;有的学生,只想来混个学位,连导师都不认同,更不要说念及 同门情谊了。这些过多的内耗导致团队无法产生优秀的科研成果,更难以培养真正有德行的接班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必须遵循付出与所得相符的“等价交换”原则。如果一名研究生总是抱持“人人为我”的自私心态,那么对其它同门将是 灾难性的打击,其对团队绩效的破坏不可估量;反之,如果一名研究生长期认同“我为人人”的牺牲精神并加以实施,对同门的其他学生恐怕也是一种情感折磨,毕 竟没有人愿意长期背负沉重的人情债,久而久之只会让其他同门怀着愧疚之心逐渐远离。研究室同门之间的关系,究竟是近还是远,还是因人而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