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生动的课堂导入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4-12-18 08:57: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 |
1、关注学生心理,自然真诚。
现在,教学设备的改进,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使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但是,我们做老师的要切记:我们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而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还处于天真烂漫的阶段,他们纯真的心灵很难接受一些搞形式的虚假东西,即使接受也是被动的应付。所以,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如何不同的教学内容,自然真诚、以“诚”动人,应该是课堂导入的第一要素。
2、关注教学内容,为新学引桥铺路。
课堂导入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出教学的课题和教学目标,为后面的重点教学内容做铺垫。所以,不管怎样导入,导入的内容都应该与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有点关联
3、不拘一格,机智巧妙,创新多变。
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课《找春天》时,本来经过反复备课,准备用小学生喜闻乐听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但在上课前,我看到了教室前面的柳树已经发出黄绿的嫩芽,忽然想到:学生们观察到这种现象了吗?他们对春天又知道多少呢?直接用歌曲导入,显得太突兀了。于是上课时,改为用“联系生活实际谈亲身体验”的方法导入了,效果很是理想。
4、教师要以稳定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行教学导入。
一个人的情绪会引发他人的情绪,而他人的情绪又会反过来再影响该人原先的情绪,造成情绪互动现象。这就是情感效应。执教公开课的老师,课前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是正常的,但老师要想办法尽量缓解调整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比如: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课前与学生谈话分心法等等。如果课前,老师无头无脑的告诫学生上课不要害怕,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这就无形中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染给了学生。甚至连听课的老师也都会紧张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