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小课题研究之开题报告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 |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小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 |
|||
负责人 |
李宝文 |
所在单位 |
武夷山市上梅中心小学 |
|||
新浪博客地址 |
http://blog.sina.com.cn/u/1098180867
|
|||||
课题组参与成员 |
李宝文 |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
||||
余利庆 符仙素 |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结合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定要求,赋予课堂导入这一课题研究以特定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是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新旧知识的衔接,也是成功课堂的基础;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助推过程。 导入语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在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说的话。出色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适教学气氛,优化课堂艺术,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启与拓展,师生的情感得以交流和升华,课堂教学的开展得以高效与顺畅。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对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核心思想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2、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提高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性,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环环相扣,体现语文教学独有的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以知识育人的素质的特点。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和方法,可以使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主导与主体的互动,最大可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目标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习和借鉴语文课堂导入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课堂导入原则、功能、方法、类型、技巧性等的研究,积极探索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能灵活运用技能技巧更好的驾驭课堂,从容施教。 目标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拓展我校教师的研究平台,提升语文教研层次,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带动并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化“平淡的课堂”为“神奇的世界”,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启与拓展,师生的情感得以交流和升华,课堂教学的开展得以高效与顺畅,是语文教学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魏书生老师教导我们:“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总之,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我试图探索出各类课型有效的导入方法和途径,设计出有效的导入方式,从而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结合的特点,落实新课程下科学实效的授课方法。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课堂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是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其内容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课堂导入的特点;二是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还要讲究艺术性。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特点及方法,旨在借助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丰富教师课堂导入方法,优化教师根据不同单元体系、课型内容灵活运用导入方式的艺术与策略,帮助教师获取集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求知欲、积极性的技能与手段。通过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各类课型有效的导入方法和途径,为教师能根据学生、文本的不同设计出有效的导入提供方便与指导,为校本教研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入模式和过程表现。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结合课堂的主体与主导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展探索与研究,使得研究的成果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2.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意义; 3.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一般遵循原则; 4.反思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艺术性、科学性等特点; 5.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新课导入易犯的错误,探索新的方法策略; 6.设计和编制合理的导入教案。 7.创设研究环境,展开课题研究,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开展研究活动。 8.记录、分析、整理实验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做阶段性小结,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进行验证性研究。
召开成果总结会议,将各阶段的成果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撰写研究工作总结,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教案实录,撰写结题报告,申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二、课题研究的举措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法:教育理论书籍是我们需要涉猎的理论营养。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专著、论文和资料。了解其他教育工作者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在研究前、后期采用问卷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实施课堂导入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对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等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 3、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地反思、总结。 5、实践操作法:将研究过程中的研究结果及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用实践检验,不断完善。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研究预期的成果:
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
|||||
《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