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雅诗)七律·五谷丰登
(2025-10-12 12:44:00)| 分类: 个人诗文 |
(馨雅诗)七律·五谷丰登
文|01一线
当晨雾还在赣中水面轻轻舒展时,第一缕秋阳已漫过神州大地的田畴。风里裹着新谷的清香,混着棉桃炸开的微甜。顺着村道路钻进村落,笑语声唤醒了满院晾晒的金黄——这是庐陵最动人的时节,是五谷丰登写就的诗篇。
稻田该是这幅画卷里最壮阔的底色。连片的稻浪在风里翻涌,从村头的矮坡一直铺到远山脚下,沉甸甸的稻穗垂着,把稻秆压得弯了腰,却在阳光里泛着油亮的金芒。老农牵着水牛走在田埂上,牛蹄踏过沾着露水的青草,留下一串浅浅的印子。不远处的收割机正“突突”“隆隆”地穿行,金色的稻粒顺着管道涌进布袋,像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河,转眼就把农人的笑脸映得发亮。孩童们提着竹篮在田边跑,偶尔捡起遗漏的稻穗,攥在手里像握着小小的珍宝,清脆的笑声落在稻浪里,又被风送向更远的地方。
穿过稻田,便是一片雪白的棉田。棉桃早已炸开了口,雪白的棉絮从褐色的壳里探出来,像一朵朵停在枝头的云。农妇们挎着竹筐穿梭其间,手指翻飞间,雪白的棉絮便落进筐中,不一会儿就堆起小小的“雪山”。李婶的手指被棉壳磨出了薄茧,却笑得眉眼弯弯:“今年的棉絮厚,弹出来的棉被准保暖和,等收完了,给城里的孙娃寄一床去。”说话间,她把满筐的棉花倒进停在路边的三轮车,车斗里的棉花越堆越高,像驮着一团蓬松的月光。
再往村西走,粟米地正透着饱满的生机。粟穗垂着,颗粒圆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琥珀色。几个年轻小伙正用镰刀收割,刀刃划过秸秆的“唰唰”声,和着他们哼的山歌,成了田埂上最动听的旋律。“粟米收回家,能熬粥能做糕,今年收成好,窖里能多存两缸!”王大哥直起腰擦了擦汗,举起一把粟穗仔细着看,颗粒紧紧挨着,沉甸甸的分量里,藏着一整年的期盼与安心。
日头渐高时,村落里已是一片热闹景象。晒谷场上铺满了新收的稻谷,金黄的一片,像给地面镀了层金。农人们拿着木耙,时不时翻动稻谷,让每一粒都能晒到太阳。墙角下,一串串红辣椒、黄玉米挂在屋檐下,与晒谷场的金黄相映,把整个村子都染成了喜庆的颜色。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各家的厨房里飘出新米的香气,混着炒花生、煮红薯的味道,勾得人胃里发痒。饭桌上,一碗喷香的新米饭,配上自家腌的咸菜、炖的土鸡汤,农人们举杯相庆,说着今年的收成,聊着明年的期盼,笑声撞在窗纸上,又飘向满是星光的夜空。
月光爬上晒谷场时,稻谷已收进了粮仓。仓廪里,新谷堆得老高,用手一摸,温热的颗粒带着阳光的味道。老农蹲在粮仓边,轻轻拨弄着稻谷,眼里满是满足:“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庐陵的土地,从来不会亏待勤快人。”风从窗缝里溜进来,带着田畴的清香,也带着丰收的喜悦,在满室的谷物香气里,悄悄织就了祖国大地最安稳、最幸福的模样。
这便是中国的丰收季,是稻粟翻滚的壮阔,是棉絮如雪的温柔,是粟穗饱满的踏实,更是农人们脸上藏不住的笑意。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每一缕香气都弥漫着幸福的滋味,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五谷丰登的欢歌,正伴着江河小溪的流水,一年又一年,轻轻传唱。
硕果盈枝,欢声满野。2025年10月6日至15日,【馨雅文学】第六十八期以主题“五谷丰登”征稿,以期在十月的诗行里,写下金秋最温暖的画卷。作品不限韵,每人一首。切忌:四平头及摞眼等诗病。
七律•五谷丰登
(一)
露风送爽遍田畴,稻麦翻金阡陌头。
棉缀银星堆素雪,粟垂玉穗映清秋。
轰鸣沃野机欢唱,笑语农家稔泰收。
仓廪充盈心自足,丰年美景赋歌讴。
(二)
金风送爽遍田畴,稻浪翻黄袭眼眸。
粟穗垂腰承露重,高粱举火映云悠。
棉堆似雪隆农舍,豆荚盈仓旺院秋。
最是一年欢稔日,牛歌燕语庆丰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