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2025-06-16 22:00:33)
分类: 个人诗文

(诗词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01一线

中华大地,在绵延的群山褶皱里,在奔腾的江河浪尖上,总飘荡着一首首山歌。这些带着泥土芬芳与草木气息的旋律,穿越百年风雨,始终与一个伟大的政党紧紧相连。“唱支山歌给党听”,这句质朴无华的歌词,早已深深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底,成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人民对党最真挚、最炽热的告白。

当山间露出晨曦,井冈山的密林深处,就传来了清脆的山歌声。“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嘿啰嘿,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嘿啰嘿”,这歌声里,饱含着革命战士们坚定的信念与乐观的精神。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物资的极度匮乏,是党的关怀与指引,让战士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山歌,成了他们抒发豪情壮志的载体,是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相互鼓舞的力量源泉。每一个音符,都化作了抗击敌人的勇气;每一句歌词,都凝聚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在党的领导下,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长征路上,雪山皑皑,草地茫茫。“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这悲壮的歌声,诉说着红军战士们的艰难险阻。然而,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唱起山歌,战士们就仿佛又充满了力量。“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都在山歌声中传递。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带领红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山歌见证了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无畏,见证了他们在饥寒交迫中的相互扶持。党与人民同甘共苦,血肉相连,正是这种紧密的联系,让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丽史诗。

新中国成立后,在广袤的大地上,山歌唱出了人民建设家园的热情。“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欢快的旋律,回荡在工厂的车间里,飘荡在农田的阡陌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面临着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但人民心中充满希望。在党的号召下,无数工人投身工业生产,用汗水浇灌出新中国的工业之花;广大农民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为国家的粮食安全默默奉献。山歌成了他们表达喜悦、憧憬未来的方式。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朴素愿望,到一个个工业奇迹的诞生,山歌伴随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幸福生活奋勇前行。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山歌唱出了时代的新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成为人们的心声。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歌里,有农民丰收的喜悦,有企业家创业的豪情,有科技工作者攻克难关的自豪。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引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创新,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魅力。

走进新时代,山歌唱出了民族复兴的强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些激昂的旋律,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山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民谣,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与信赖。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每当唱起这些山歌,人们心中就充满了力量,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是我们对党的深情礼赞,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誓言。山歌的旋律将永远回荡在中华大地,它诉说着党的光辉历程,凝聚着人民的深情厚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让山歌的音符,奏响更加壮丽的时代乐章,让党的旗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高高飘扬。

今逢本地诗词学会等媒体征稿写此篇。敬请大家点评!

 

七律·唱支山歌给党听

山歌袅岭绕云梁,句句铿铿入九苍。

剑斧劈开昏夜雾,锤镰锻造赤旗光。

征程路上初心炽,理想隆中岁月芳。

且将精神淘曲托,葵花一片永朝阳。

 

清平乐·唱支山歌给党听

山歌红史,雾里山河美。几串音符穿晓霁,清肃初心旗帜。    镰裁岁月风华,锤敲时代金琶。且借赤诚作调,长歌直向天涯。

 

【双调·清江引】唱支山歌给党听

山歌快乐飘翠岭,理想青云竞。镰刀裁曙光,锤子敲春咏,江山目图无限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