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庐陵风)情系端午兼怀母亲(1)

(2025-05-26 22:44:18)
分类: 个人诗文

(庐陵风)情系端午兼怀母亲(1

|01一线

近来这些天,走在街头,艾草的清香总在不经意间沁入鼻端,巷口挑担老人的叫卖声由远及近,恍惚间,端午便披着一袭青绿的薄纱,轻轻叩响了岁月的门扉。这个被粽香浸透、被龙舟唤醒的节日,于我而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气界限,成为镌刻在灵魂深处的情感密码,承载着悠悠岁月里最温暖的回忆与最真挚的情愫。

儿时的端午,是母亲手中翻飞的粽叶。天还未大亮,就能看见母亲弓着背,在厨房里的大水缸前忙碌。浸泡了整夜的糯米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红糖、青豆、偶尔有的五花肉整齐地码放在竹匾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米香。母亲将粽叶卷成小巧的漏斗状,熟练地填入馅料,再用五彩丝线细细缠绕。她布满皱纹的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粽子便在竹筛里列队站好。最令人期待的,是揭开锅盖的那一刻,蒸汽裹挟着粽叶与糯米交融的香气扑面而来,氤氲了整个厨房。咬一口软糯的粽子,甜蜜的馅料在舌尖化开,母亲慈祥的笑容也随着这股香甜,深深印在了记忆里。

今天端午的热闹,藏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中。卖香包的小贩推着挂满五彩香囊的小车,香包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老虎、可爱的小粽子,或是精巧的花朵,内里填充着艾草、雄黄等香料,说是能驱虫辟邪。孩子们总是缠着大人买上几个,挂在胸前,蹦蹦跳跳间,阵阵清香萦绕身旁。还有卖五色丝线的摊位,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在摊主手中编成精致的手链、脚链。而我们小时候,母亲只会用网袋装上一个粽子和一个鸡蛋挂在身上,嘴里默念着避灾祈福的话语,那轻柔的触感,仿佛将母亲的爱也一同系在了我的身上。

除了美食与装饰,端午的仪式感更体现在庄重的祭祀与祈福活动中。记得母亲会早早地在厅堂前摆上供品,有新鲜的发糕、刚出锅的粽子,还有雄黄酒。大家怀着敬畏之心,祭拜先贤屈原,追思他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格。那时,我们虽然似懂非懂,但也被现场肃穆的氛围所感染,安静地站在一旁。祭拜结束后,大人们会用毛笔蘸取雄黄酒,在我们的额头写下字,寓意驱邪避凶。那凉凉的触感,还有淡淡的酒气,成为了童年端午独特的印记。

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端午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与玩乐,而更多地深入到文化与精神的层面。屈原投江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他心怀家国,却遭奸人陷害,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以死明志。他的爱国精神、高洁品格,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端午,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对这种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岁月的长河中,端午文化不断沉淀、丰富,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如今,身处繁华的都市,端午的氛围虽不如儿时那般浓郁,但那份对传统节日的眷恋与深情却愈发深厚。每逢端午,我家依然会买来新鲜的粽叶回家包粽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仿佛能与过去的时光相连,重温儿时的温暖。闲暇时,我也会了解端午习俗的起源与演变,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端午,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感纽带。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历史,缅怀先贤,汲取精神的力量。

端午快到了。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里,愿我们都能守住这份文化的根脉,让端午的情怀代代相传,让传统的光芒永远闪耀。

近几天,应各文学微刊征稿写此篇。敬请大家点评!

 

七绝?庐陵端午情

庐陵端午韵悠长,艾粽飘浮绕院墙。

遥念屈公忠义事,龙舟竞渡水云扬。

 

七律?庐陵端午风

庐陵五月漫薰风,佳节端阳韵未穷。

艾叶悬门驱疫瘴,龙舟逐浪祭贤忠。

汨罗浩叹千秋绕,屈子高怀万古崇。

角黍飘香情寄处,离骚雅意会心融。

 

七律?端午情

薰风轻拂小荷鲜,雨过池塘起淡烟。

布谷声中禾竞野,蔷薇架下蝶争妍。

新烹笋蕨香盈案,乍试纱衣爽入弦。

最喜蛙鸣喧子夜,繁星数点落青田。

 

七律?端午祭屈原

榴先燃空午天长,角黍承盘艾拂裳。

汨水沉波吞愤恨,楚云衔月吊忠良。

孤臣血荐青蒲剑,九畹魂归赤帝乡。

鼍鼓裂江千棹急,至今风送芷兰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