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南正宫风淘沙〕曲咏温病奠基人叶桂
(2025-01-14 12:34:35)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2025年1月2日,长青散曲学会南曲进修班第九期作业,要求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标注韵部)和曲牌〔南正宫•风淘沙〕曲谱度古代中医名人温病奠基人叶桂(叶天士)。重点从名中医的角度构思写作,重在表现名中医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主题突出,寓意悠远。语言表达应要流畅顺溜,造语用语贴切。注意灵活运用诗词曲表现手法。定在2025.1.2~15日交作业。注意紧扣人物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来写。
曲牌:〔南正宫•风淘沙〕1.过曲(第一格)。11句8韵
平上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去平平,入平去平平平去。去平平平去上,平平上上,去平平上。上平平,去平平,去平平去。平平上平平去上,去平去平去。(九宫正始110页)
曲例及赏析:〔南正宫•风淘沙〕1.过曲。(元传奇.唐伯亨)
闲倚雕栏日渐西,看鸳鸯戏莲漪,不觉夜凉生衣袂。见萍间月破水,金波影转,翠荷丛里。臉笼霞,逞妖娆,并头莲蒂。芳心可惜不解语,为谁恁凝伫?(九宫正始147页)。
这首曲作开篇描绘了一个人悠闲地靠在雕栏边,看着太阳渐渐西沉。眼前是鸳鸯在莲塘的涟漪中嬉戏的场景,不知不觉中,夜晚的凉气开始侵袭衣衫。“闲倚雕栏日渐西,看鸳鸯戏莲漪”这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而闲适的黄昏画面。接着“见萍间月破水,金波影转,翠荷丛里”,描写月光洒在浮萍间,水波荡漾,光影在翠绿的荷叶丛中流转,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荷塘的清幽景色。随后“臉笼霞,逞妖娆,并头莲蒂”描绘了莲花如同女子脸庞带着红晕,姿态妖娆,尤其是并蒂莲的样子惹人注目。最后“芳心可惜不解语,为谁恁凝伫?”作者以莲花的“芳心”比喻女子的心思,叹息莲花虽美却不能言语,不知是在为谁久久伫立,这赋予了莲花人的情感。
从思想情感来看,这首曲子蕴含着一种淡淡的惆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尤其是对莲花形象的刻画,可能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或者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这种情感或许也能折射出作者自身对知音难觅或者美好情感不被理解的感慨。
全曲以景衬情:曲子大部分篇幅在写景,从黄昏的荷塘到夜晚的月色,用优美的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的心境。如前面的闲适之景,与后面莲花“芳心不解语”的惆怅形成对比,更加凸显出那种淡淡的哀伤。曲中还采用了拟人手法:作者赋予了莲花人的特征,如“臉笼霞,逞妖娆”“芳心可惜不解语”,把莲花比作娇羞的女子,这种拟人化的描写让莲花形象更加生动,也便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委婉。
中国清代著名的医学家温病奠基人叶桂简介:
叶天士(1666年-1745年),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先后拜过名医数人,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著有《温热论》。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中医温病学派的杰出代表。叶桂医术极为精湛,尤其精于温病的治疗,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著有《温热论》一书,为中医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温病学派发展到清代时的集大成者,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被誉为四大温病学家之一。除了《温热论》,叶桂还著有《本草经解》一书,全书共四卷,选录174种常用药物,一一进行了注解,同时,在各药之后还介绍了使用方法,列举了常用的临床处方,对常用药物的使用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作用。
叶桂去世后,他的曾孙以家藏处方和验案为基础,编写了《叶桂医案存真》一书。此外,后世题为“叶氏”的著述非常多,比如《叶氏医衡》《叶氏名医论》《叶天士家传秘诀》《叶评伤寒全生集》等等。但是,最有名气、评价最高的是《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该书后世医家华岫云收集了叶氏所有的医案,分门别类所著的一书。该书充分体现了叶桂的学术思想和治疗各类疾病的宝贵经验。此书1764年刊印后,后世多次翻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当世的中医从业者、爱好者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读物,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医理论,掌握中医的精髓,提高中医临床能力。
他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名医。叶桂自幼受家庭影响,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继承了家族的医学传统。
生平与成就:叶桂自幼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的医术也进行了广泛的学习。他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先后拜过十七位名医为师,其中包括周扬俊和王子接等著名医家,因此后人称其“师门深广”。叶桂不仅继承了前代的温病学理论,还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他的代表作《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主要贡献:叶桂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他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首次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他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将其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诊断上,他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
历史评价:在整个中医学历史上,叶桂都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医学家。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态度都是值得后人珍惜和学习的宝贵遗产。特别是他那种谦恭好学、改名换姓求师学艺的精神,永远是后世习医者的光辉典范。
2025年1月13日晚闲暇,读叶桂老中医生平事迹有感,欣然谱此曲交作业,今做成本期公众号。敬请大家点评!
博采医家而立圈,奠基人配名宣,造为世家声名绚。誉名书温病典,奇方展卷,旧章彰显。广而求,准家修,遂达心愿。天生伟才堪慰勉,寄天下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