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雅诗)七律·咏蛇(通韵)
(2025-01-11 00:11:11)分类: 个人诗文 |
(馨雅诗)七律·咏蛇(通韵)
文|01一线
2025年12月2日,【馨雅文学】第五十期征稿,以主题“咏蛇”同题赋诗七律一首,切忌:四平头及摞眼等诗病。
2025乙巳年,乙巳蛇年。巳:地支的第六位,属蛇。蛇是十二生肖属相之一,排位第六,在龙之后,马之前。
蛇,是蛇目爬行类动物的总称,起源于早白垩纪。截至2023年6月,全世界已知共有约4000种蛇类。蛇可以分为毒蛇、游蛇、蟒蛇这三大类,其行走姿势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地进。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身体细长,全身布满鳞片,嘴可张大,舌头分叉,伸缩性强,四肢退化,通过腹部的肌肉收缩和自身的弯曲来实现快速移动。
蛇分布在除南极洲、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蛇的栖息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多选择小溪、小沟和植被茂密的森林以及灌木丛或树洞、鼠洞等;蛇类有冬眠、夏眠的习性。蛇是肉食性动物,白天或晚上出去捕猎,或耐心等候猎物出现,不同种类习惯不同;利用视觉、嗅觉或者红外线传感器确定猎物。蛇以昆虫、蜗牛以及鸟类、啮齿目动物、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或者其他的爬行动物为食。不同种类的蛇,其繁殖的方式也不相同,多数蛇以卵生繁殖,有些蛇以卵胎生方式繁殖,雌蛇将卵保存在体内,蛇卵没有壳,在雌蛇体内发育成幼蛇,而后产出。
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蛇类208种,其中极危(CR)5种,濒危(EN)4种,易危(VU)60种,近危(NT)28种;最为濒危是莽山烙铁头,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中国运用法律手段,有效的保护了一些蛇类资源,让某些蛇种的野外资源得到恢复,种群处于健康发展之中。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让蛇类在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中国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蛇类多样性和资源的不断衰减,对蛇类的保护需求迫切而强烈。
蛇是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蛇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蜗牛、鸟类、啮齿目动物、两栖动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蛇的身体细长,四肢退化,全身布满鳞片,没有耳孔和活动眼睑,通过腹部的肌肉收缩和自身的弯曲来实现快速移动。蛇的生理特性包括视力差、听觉迟钝和嗅觉灵敏。蛇的双眼生于头部两侧,视野重叠范围小,视力不敏锐,尤其对静止的物体视而不见。蛇没有外耳和中耳,但听觉对地面传来的震动非常敏感。蛇的舌尖分叉,通过不断伸缩来嗅觉周围环境。
蛇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蛇象征着智慧、灵性、勇气和富贵;而在西方文化中,蛇则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代表欺骗和危险。此外,蛇在基督教中象征着魔鬼撒旦。
爬行类动物的蛇,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因为它的形态给人的印象是狰狞、可怕,故而蛇便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成语“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歇后语“蛇和蝎子交朋友——毒上加毒”等等,蛇都是丑恶的象征。然而,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曾经是美好的象征,是受人崇拜的形象,因为它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一种原始宗教神,后被称为始祖神。在古老的传说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人面蛇身,他们两神的交合便产生了人。在出土的墓室绘画中,就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交合在一起的画图。我国1989年3月发行的T135《马王堆汉墓帛画》邮集第一图“天上”及小型张上端正中就绘有人首蛇身的神的形象,据说就是人类始祖之一的女娲。另据传说,华夏祖先的轩辕氏黄帝也是人面蛇身。作为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至今还深有影响。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一定的保留,其中对蛇的崇拜,也仍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内容。在汉族也有遗存,比如崇拜“家蛇”,说“家蛇”是祖先现形,要敬拜,这在一些地区(主要是农村和山区)的老人中还时有表现。
龙是华夏先民创造的神物,是华夏民族最终的图腾。但龙是由蛇而来,龙的主体(龙颈、龙身)是蛇的形象,先有蛇,再有龙;然龙大蛇小,故人们常称蛇为“小龙”。十二生肖属相,蛇排行第六,位龙之后。它何以成为生肖属相,这大概与图腾崇拜有关,是原始宗教使蛇在十二生肖中占了一席,因系小龙,故列大龙之后。《白蛇传》(或《白蛇许仙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女主人公便是一条修练千年成仙的白蛇变成的美女白娘子,其“侍女”小青也是一条修练了几百年的青蛇变成的。白娘子与凡人许仙结为秦晋之好,且忠贞不渝。白娘子、小青,虽为蛇,却很受人们喜爱、赞美,广为流传。这虽然是传说、神话,但却反映了蛇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曾经是多么的美好。蛇作为一种爬行动物,尽管使人感到恐惧、厌恶,然而它对人类还是有益的,比如有的蛇能看家护院,防盗防贼,有的蛇能当“保姆”,看护小孩等等。我国民间流传的“蛇盘娃”就是蛇当保姆,这是人们把蛇当成保护神。福建平和县三坪村,人称“蛇村”。村周围森林里长有一种黑色蛇,经常会进入“寻常百姓家”。村里男女老少都视此蛇为保佑家居平安的吉祥神物。这里的蛇不仅进屋入舍,还会上床蜷伏在人的脚旁,与人同眠。
蛇在新中国邮票上没有出现过,以民俗文化形式上方寸的倒有过2次。一次是1989年发行的《癸巳年》生肖邮票(T133),画面是一条嘴叼灵芝、作螺旋状盘绕的蛇,蛇身上绽开着牡丹、荷花、秋菊、腊梅,象征四季平安、美好吉祥。另一次便是《马王堆汉墓帛画》(T135)邮票上的人首蛇身女娲神象。2001年的生肖邮票,是第三次有蛇形象的邮票,同时还有书法“蛇”字。此外,中国的台湾、香港也都发行了二次生肖蛇邮票,中国的澳门也发行过生肖蛇邮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2013年1月5日发行《癸巳年》生肖“蛇”邮票。该套邮票一套一枚,面值1.20元。2013蛇年贺岁纪念币(3张)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2013中国癸巳(蛇)年金银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15枚,其中金币8枚,银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1月9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蛇年普通纪念币。该普通纪念币面额为1元,直径为25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正面刊“中国人民银行”、“1元”、汉语拼音字母“YIYUAN”及“2013”年号;背面图案为手持玩具蛇的小男孩与放风筝的小女孩在嬉戏,其下方刊“癸巳”。该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蛇类面临生存威胁,保护蛇类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今应征写了此首七律。欢迎大家点评!
七律·咏蛇(通韵)
幽栖好汉佩其身,混迹江湖霞客循。
名列地支龙号小,术留智慧兽称尊。
自然环境灵修摄,无愧收功通与存。
勇气可嘉奇动物,披装富贵赛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