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南正宫·普天乐〕歌咏歌咏儿科鼻祖钱乙
(2024-12-07 02:15:42)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2024年12月46日,长青散曲学会南曲进修班第七期作业,要求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标注韵部)和曲牌〔南正宫·普天乐〕曲谱度古代中医名人钱乙。重点从名中医的角度构思写作,重在表现名中医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主题突出,寓意悠远。语言表达应要流畅顺溜,造语用语贴切。注意灵活运用诗词曲表现手法。定在2024.12.04~15日交作业。注意紧扣人物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来写。
〔南正宫•普天乐〕曲谱简介:过曲(第一格)。11句9韵。
去平平,平平上。上平平上平平去,平平去、入去平平。平上去、入上平平,平去上平平平去,入去平平平平入。平平去、平去平去,平平平、上去去上,去上平平,去去平上(九宫正始115页)
曲例及赏析:〔南正宫•普天乐〕元传奇.拜月亭
(叫得我)气全无,(哭得我)声难语。两头来往(走到)千百步,兄安在、妾是如何?真所谓、逆旅穷途,须念我爹娘身故,(我须是你)一蒂一瓜亲骨肉。(你好)割得断、兄妹肠肚,将奴家、闪在这里,进也无门,退也无所。
这首散曲开篇“气全无”“声难语”,直白袒露主人公哭到脱力、悲至失语的凄惨,瞬间揪住人心。“两头来往千百步”,借踱步之举,把彷徨无依具象化,恰似热锅上蚂蚁,凸显其六神无主,慌乱焦急。提及“兄安在”,兄妹失散是悲剧导火索,乱世洪流冲散家人,只剩孤苦伶仃;“爹娘身故”补叙身世,重锤敲在听者心上——没了庇佑,前路迷茫。“一蒂一瓜亲骨肉”强调血脉相连,反问“割得断、兄妹肠肚”,埋怨兄长“狠心”,实则是渴望亲情关怀,宣泄无助。收尾“进也无门,退也无所”,以无路可走的绝境之语,勾勒无助画面:天地虽大,却没容身地。短短几句,借心理、动作、身世铺陈,勾勒鲜活悲苦形象。唱词贴合元曲质朴直白风格,口语化却情真意切,毫无雕琢痕迹,让观众随人物命运起伏,沉浸在悲苦情境,彰显元杂剧唱词的强大表现力与共情力。从写作手法看,此曲善用白描,“气全无,声难语”直接勾勒出人物的悲戚状态,没有过多修饰却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动作描写 “两头来往千百步”,直观地展现出人物的焦急与彷徨。还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如 “兄安在、妾是如何”,直白地表达出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和自身的无助,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宋代的儿科医学家钱乙简介:
谈及补肾方面的药方,你一定记得有一味药叫“六味地黄丸”?但你未必知道这个药方的开创者是谁?也许你只知道“六味地黄丸”是有补肾之用,但却不知道它其实最早应用是儿科良方。
钱乙是宋代的儿科医学家,被誉为“儿科之圣”和“幼科之鼻祖”。他通过临床实践,深入研究了小儿体质学说、四诊合参独重望诊、五脏辨证等方面,创立了小儿五脏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其著作《小儿药证直诀》详细记录了23种病症的病理现象及方剂,对后世儿科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乙生平:
钱乙,生于1032年,逝于1113年,字仲阳,祖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后定居于东平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他被誉为宋代的儿科医学家,更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儿科专家,有着“儿科之圣”和“幼科之鼻祖”的尊称。
钱乙的生平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幼时丧母,父又弃他远游,幸得姑母收养。在少年时期,他便随姑父行医,开始接触和学习医学知识。他专研医道,特别是对儿科医学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深耕儿科长达六十年,对小儿体质学说、四诊合参独重望诊、五脏辨证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钱乙的医术高超,尤其擅长治疗小儿疾病。他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能够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他的治疗方法既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又注重个体差异,因此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钱乙的医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临床实践上,更体现在他的著作中。他的学生阎季忠(或阎孝忠)搜集了他生前的论稿、医案、验方等,整理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三卷。这本书详细记录了23种病症的病理现象及许多方剂,其中包括至今仍被临床广泛使用的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等。该书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对后世儿科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钱乙评价和他对后世影响:
钱乙在中医学方面的成就显著,尤其在儿科医学领域。他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对小儿体质学说、四诊合参独重望诊、五脏辨证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医学理论强调小儿与成人在生理和病理上的不同,提出小儿脏腑娇弱、形气未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为后世儿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钱乙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他的临床实践中。他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能够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他的治疗方法既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又注重个体差异,因此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著作方面,钱乙一生著作颇丰,但现存仅有《小儿药证直诀》三卷。这本书是他医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详细记录了23种病症的病理现象及很多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这些方剂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名方。该书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对后世儿科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钱乙在中医学领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医学理论上,更体现在他的临床实践和著作中。他的贡献为后世儿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医儿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被誉为“儿科之圣”和“幼科之鼻祖”,其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至今仍被广大中医儿科医生所学习和借鉴。
2024年12月6日晚闲暇,读钱乙生平事迹有感,欣然谱此曲交作业,今做成本期公众号。敬请大家点评!
(一)
幼儿奚,钱君匹。诊疗方法堪钦佩。千年馈、六味丸追。三手卷、万古参随,儿药宝方学科立,技艺威名威神州继。儿科论、华夏折桂,灵方奇、巧妙吊诡,幼诊医疗,案卷渊伟。
(二)
诊儿亲,钱君体。施为整异,应对神奇。六味丸,千年馈,儿药良方学科立。圣贤齐、艺德名威。中医诊儿,幼科医案,鼻祖孰谁?
(三)
小儿疾,钱君济。仁心整异,宋代神医。六味丸,千年馈,儿药良方学科立。圣贤齐、艺德名威。中医诊儿,幼科医案,鼻祖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