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曲)〔南正宫满江红〕葛洪

(2024-11-08 19:42:16)
分类: 个人诗文

(江南曲)南正宫•满江红〕葛洪

|01一线

2024112日,长青散曲学会南曲进修班第五期作业,要求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标注韵部)和曲牌〔南正宫•满江红〕曲谱度古代中医名人葛洪。重点从名中医的角度构思写作,重在表现名中医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主题突出,寓意悠远。语言表达应要流畅顺溜,造语用语贴切。注意灵活运用诗词曲表现手法。定在2024.11.1315日交作业。注意紧扣人物的医德医术及其影响力来写。

〔南正宫•满江红〕过曲简介:

曲牌:〔南正宫•满江红〕过曲,1510韵。

曲谱:平平平上,平去平平去平平。上平平、平上平平,平去上上。平入去、平平去平,平上平平上去平?平平上,去上平平,平平去平。去上入平平,去入上、平平上去,上上去上平平?平平上平平去上?上平平去平平,平平上上。(九宫正始98页)

曲例及赏析:

1、〔南正宫•满江红〕元传奇•拜月亭

身遭兵火,兄妹逃生受奔波。怎禁他风雨摧残,田地上坎坷。泥滑路生行未多,军马追急怎奈何?教我弹珠颗,冒雨冲风,沿山转波。大喊一声过,唬得我獐狂鼠窜,那里去了也哥哥?哥哥怎生撇下我?此身无处安存,无门可躲。

此曲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兵荒马乱中的逃生画面。从“身遭兵火”起笔,直接点明背景,兄妹在战火中逃生,遭受奔波之苦。“怎禁他风雨摧残,田地上坎坷”,进一步渲染艰难处境,不仅有战乱之祸,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后面“泥滑路生行未多,军马追急怎奈何”将紧张危急的氛围推至高潮,而“教我弹珠颗,冒雨冲风,沿山转波”则细致地展现出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挣扎。“大喊一声过,唬得我獐狂鼠窜,那里去了也哥哥?哥哥怎生撇下我?”通过人物的呼喊,把那种慌乱无助、与亲人失散的惊恐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物的绝望,“此身无处安存,无门可躲”则是对这种绝望处境的总结。

该曲作运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泥滑路生”“冒雨冲风”“獐狂鼠窜”等,将逃生的艰难和人物的惊慌失措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这些词语使得读者能够轻易地在脑海中构建出画面,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语言接近口语,如“那里去了也哥哥?哥哥怎生撇下我?”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让人物情感更加真实可感,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代入角色,体会其内心的痛苦与焦急。

作者将人物置于残酷的战争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心境。风雨、坎坷的道路、追急的军马等环境元素与人物的惊慌、无助相互交织,使情感表达更为深刻。从内容的推进来看,情节发展迅速,节奏紧凑。从逃生开始,到遭遇重重困难,再到与哥哥失散,一环扣一环,没有冗余的描述,让读者一直沉浸在紧张的氛围中,很好地把握了读者的情绪。

2、无名氏〔南正宫•满江红〕苏轼

文曲星临,东坡老才情绝世。忆往昔乌台诗案,命途多舛。赤壁赋中思古意,密州出猎抒豪志。任平生风雨亦逍遥,诗心炽。黄州困,才情溢。儋州远,文光射。把悲欢离合,尽融词笔。宦海浮沉何足惧,文坛笑傲留佳绩。赞先生千古韵流芳,传佳什。

这首曲描写了苏轼的生平经历,从乌台诗案的挫折到在各地留下的文学成就,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3、无名氏〔南正宫•满江红〕花木兰

替父从戎,花木兰英姿飒爽。别家园投身军旅,志坚如钢。铁甲寒衣遮粉黛,金戈铁马战沙场。历艰辛、十载立奇功,英名扬。边关月,照影长。乡思苦,内心藏。念高堂父母,泪湿衣裳。卸甲归来还本色,闺中女子亦豪强。赞巾帼千古颂传奇,留芬芳。

此曲聚焦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叙述了她替父从军的勇敢行为、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回归本真后的女儿情怀,高度赞扬了花木兰的勇敢和坚毅。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简介:

葛洪(公元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葛洪因家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样也不修理,常常需要拨开杂乱的草木出门,又推开杂草进屋。家中数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他就背起书篓步行,到别人家抄书,他卖木柴买纸,借火光读书。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惟多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十三种。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肘后方》这本书是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葛洪主要生平:他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乃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尠能读也。”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

对葛洪评价和他对后世影响: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他对文章及美学的论述就散布其中,虽然比较零散,但其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

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从事炼丹和医学,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又是一位从事炼丹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葛洪敢于「疑古」,反对「贵远贱今」,强调创新,认为「古书虽多,未必尽善」,并在实际的行医、炼丹活动中,坚持贯彻重视实验的思想,这对于他在医学上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葛洪阅读大量医书,并注重分析与研究,在行医实践中,总结治疗心得并搜集民间医疗经验,以此为基础,完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由于卷帙浩繁,难于携带检索,便将其中有关临床常见疾病、急病及其治疗等摘要简编而成《肘后救卒方》3卷,使医者便于携带,以应临床急救检索之需,故此书堪称中医史上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他对以前的神仙思想进行了总结,证明神仙长生的实存性,在道教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他发现了汞的氧化还原反应。他是第一个将狂犬的脑子敷在狂犬病人伤口上来医治狂犬病的人。

宁波灵峰寺有一座葛仙殿,葛仙殿供奉的是葛洪的塑像。东晋咸和二年(327),葛洪来到这里炼丹。在他隐居灵峰山的时候,瘟疫流行,葛洪广采草药,制药布施,使众多百姓起死回生。每年阴历正月初一到初十是灵峰寺香火最旺的日子,因为传说中初十是葛仙翁的生日,人们纷纷来到这里纪念这位悬壶济世的仙人。

2024118日中午闲暇,读葛洪生平事迹有感,欣然谱此曲交作业,今做成本期公众号。敬请大家点评!


【南正宫•满江红】歌咏东晋大家葛洪

(中原音韵押齐微韵)

丹方医理,儒道兼程入肩比。葛仙谁?疑古创新,成果雅伟。通法征、医疗怪奇,狂犬伤人瞅问魁?丹方引、物母回归,还原预期。数省炼丹邸,著作里、纷繁演绎,百卷验左相随?缘何简单寻病倚?葛方昭世慈悲,仙尊所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