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曲)曲韵二十四节气:寒露霜降(1)
(2024-10-08 14:34:07)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2024年10月,山西诗词学会黄河散曲社“曲韵二十四节气”创作预告:第9期主题:寒露•霜降。收稿时间:2024年11月8日截止。
创作要求:
1、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选择典型的具体化的生活片断或场景或感怀,注重细节描写,进行铺陈描述,增强散曲的表现力。
2、注重写作前的构思,写有我之景之境,力求写出特色,抒发自我的独特感受。
3、注重意境的创造,从立意和布局上在下功夫,炼字炼句,尤其要反复修改。
创作提示:廿四节气散曲,不是自然知识的介绍,也不做节令养生知识的传播,也不能是描述节令的变化和气候的说明,我们要用心来写我思,我感,我愿,是用我们心理感应节气演变而生发出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感悟:在节气里,调整着自己的心态,顺应着时节的变化;在节气里,记起了过去的,眺望着更美的未来;在节气里,感叹万物的宿命,挑战人生的可能……在节气里,我们有无奈,也有憧憬,在节气里,把所有感悟化成一词一句、化成真情的诉说!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
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语,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另外,“菊有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后,如有强冷空气南下,南方容易出现气温低、风力大的寒露风天气。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引起明显降温而使水稻减产的一种冷害。它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多发生在中国南方农历寒露节前后,因此广东、广西、福建一带称寒露风,长江流域称秋季低温。寒露时节,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华南地区将会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绵雨,其特点为: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农事歌》:“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霜降期间,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节气后,冷空气活动愈加频繁,昼夜温差变大。“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并不是进入霜降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气象学中也并没有“霜降”的概念,一般来说,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霜降节气农谚: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气暖和有青草。霜降来临温度降,罗非鱼种要捕光,温泉温室来越冬,明年鱼种有保障。种完麦,忙完秋,快采藕。种完麦,忙完秋,割苇蒲,采鸡头(米)。
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而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2024年10月8日恰逢寒露节作此主题曲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点评!
【正宫·叨叨令带过折桂令】甲辰白露临重阳所见
雨收云断萧疏兆,天干地露沉香稻。陌阡舒展乡村道,金秋鼓盖园田调。沉醉也么哥,沉醉也么哥。机声唱响丰收貌。(过)芙蓉正艳香飘,流水枫桥,寒径花潮。桂子茶香,菊糕酒艳,螃蟹风陶。重阳到、黄昏暮照,登高攀、景致眉梢。心旷游遨,神采生描,岁贺来朝。
【正宫·叨叨令带过折桂令】甲辰霜降畅想
云标霜降寒声蔓,岚光天静高枝幻。几孤风月梧桐惮,玉壶鼓盖茶香诞。沉醉也么哥,沉醉也么哥。秋期回望丰收看。(过)凭阑悄悄秋关,田月稀星,烟水寒山。欢曲流觞,鼓歌清晓,贺岁风餐。盼冬到、乡村趁赶,顾登攀、城市回还。来把年翻,来把心安,来把春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