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曲)曲韵二十四节气:小暑大暑(2)

(2024-07-22 13:03:23)
分类: 个人诗文

(黄河曲)曲韵二十四节气:小暑2

|01一线

20247月,山西诗词学会黄河散曲社“曲韵二十四节气”创作预告:第8期主题:小暑•大暑。收稿时间:202488日截止。

创作要求:

1、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选择典型的具体化的生活片断或场景或感怀,注重细节描写,进行铺陈描述,增强散曲的表现力。

2、注重写作前的构思,写有我之景之境,力求写出特色,抒发自我的独特感受。

3、注重意境的创造,从立意和布局上在下功夫,炼字炼句,尤其要反复修改。

创作提示:廿四节气散曲,不是自然知识的介绍,也不做节令养生知识的传播,也不能是描述节令的变化和气候的说明,我们要用心来写我思,我感,我愿,是用我们心理感应节气演变而生发出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感悟:在节气里,调整着自己的心态,顺应着时节的变化;在节气里,记起了过去的,眺望着更美的未来;在节气里,感叹万物的宿命,挑战人生的可能……在节气里,我们有无奈,也有憧憬,在节气里,把所有感悟化成一词一句、化成真情的诉说!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干支历将一岁(摄提)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十二月令),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图”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前为一岁)。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今年甲辰年小暑是76日,小暑722日。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通纬·孝经援神契》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关于民俗伏天的说法,夏至三庚便数伏,三伏天一般指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最闷热的时段。按照传统说法,“伏”的意思是阴气受到阳气的压制,被迫蛰伏在地下,也指天气太闷热,宜伏不宜动的意思。

入伏有早伏和晚伏之分。一般来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的时间,而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通常出现在夏至之后的第20天至第29天。如果入伏的日期在夏至后的第20天至第24天之间,称之为早伏。相反,如果入伏的日期在夏至后的第25天至第29天之间,称为晚伏。以今年为例,入伏的日期是715日,夏至则发生在621日。计算可知,入伏日是在夏至后的第25天,因此,属于晚伏。末伏开始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甲辰2024年的三伏天三个阶段:初伏时间:715号至724号,共10天;中伏725号至813号,共20天。末伏814号至823号,共10天。715号入伏,824号是正式出伏。整个三伏天将持续整整40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伏天的长短主要出现在中伏的差别上,中伏的时间一般都是10天,但也有20天的特殊情况。今年的三伏天就不一般,属于加长版的,想要顺利安康度过燥热的三伏天,不仅要做好心理准备,在生活、饮食上也要有充足准备来应对。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小暑大暑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2024722大暑日作此主题曲。今做成本期公众号分享。欢迎大家点评!

 

【双调·驻马听】小暑暴雨

(中原音韵押歌戈韵)

小暑天昏,密布云开天上河。雷神狂震,骇涛汹涌害田禾。陌阡迷路立盘涡,庄园波水关门锁。谁管魔,党携军政齐平祸。

【中吕·山坡羊】小暑问天

(中原音韵押齐微韵)

南堤崩溃,北篱翻坠,老天枉自公平位。害人悲,透心灰,别安滋味温惭愧?离上风花差乱威。神,应懿伟;灵,应懿美。

【正宫•叨叨令】大暑情怀

(中原音韵押鱼模韵)

炎炎夏日延天恶,潇潇阵雨邀雷诉。清凉茶果精神注,暖心莲藕情怀赋。省心也么哥,省心也么哥,风尘体夯宽宽肚。

【双调•清江引】大暑抗旱

(中原音韵押先天韵)

暑伏雨水贫落田,日烈蝉鸣怨。风声庄稼枯,树影亭台倦,汗水古来浇奋勉。

【中吕•朝天子】古人大暑求雨感悟

(中原音韵押先天韵)

急鼓,慢舞,祷帝耽时务。户田庄稼近干枯,旱谷催人目。瞻礼青龙,提携甘露。老农耕作苦。畎亩,守土,莫把辛勤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