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平曲)夸夸原平散曲之乡上央视农业频道

(2024-04-25 00:11:39)
分类: 个人诗文

(原平曲)夸夸原平散曲之乡上央视农业频道

|01一线

最近,央视17频道(农业)专门为我国第一个中华散曲之乡山西省原平市农民散曲社录制了专题片。2024422日晚,上集播了半个小时,423日晚八点十八分又播了下集。

山西省原平市农民散曲社成立于20088月,是由原平市城乡文学爱好者组织起来学习、创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团体。  散曲,是产生于宋(金)末元初的新韵体诗歌,与元杂剧统称为元曲。元曲作为有元一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特殊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上三座高峰之一。

十三年来,原平农民散曲社已有社员300余人,分布在全市18个乡镇的103个村庄社区,全市共成立了23个分社。夫妻同写诗姐妹齐登台母女共吟咏姑嫂论高低父子打擂台,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成为原平文化强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创作活动,顺应了农村文化大潮兴起之势,演绎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一股方兴未艾的散曲热,激荡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听旋律。原来热衷于打扑克、搓麻将的闲人、在街头闲扯海侃胡聊的群众走进来了,原来在阳坡湾湾晒太阳、谈古论今的老人们被吸引来了,那些围着锅台转,坐在炕头拉家常的妇女们也撵时兴来了……。为歌颂新生活,净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发挥了有益作用。十三年来,散曲社依靠优秀人才,创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建全辅导制度,采取自愿服务形式,免费上门为全市各乡镇散曲分社社员进行形式多样的辅导1000余次(场),每月布置月课,作业收回编辑制作,到目前为止,已在公众号发表微刊206期。使散曲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让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在原平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散曲社先后编辑出版了《兴农曲》《和谐之歌》《山水情韵》《莲韵》《古刹今声》《品味清风》《清廉颂》《人梯颂》《铁血丰碑》《原平农民散曲选》《田籁之歌》等10多册农民诗曲集。13年来,农民作者们用心血和汗水在诗田曲苑耕平耘仄,共同创作诗歌散曲作品3万余首,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2000余首。历年来喷绘作品展板200余幅,在乡镇村庄展出100余场次。

2015111日,第三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乡村文化复兴开启文化为王新时代为主题,被选为全国十佳乡村文明建设之一的原平市农民散曲社社长邢晨在论坛上讲述了乡村文化在自己身边活化发展的故事,引起了中外专家的广泛关注。2015121日《山西日报》刊发题为活化乡村文化的山西样本报道中指出:元曲,如今在城市里已经很难找到它的踪迹了,可是在忻州原平市的好多村庄,700多年的散曲,已经活化演绎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201612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原平市全国中华散曲之乡称号,2017421日,中华诗词学会郑欣淼会长亲临原平为全国第一个中华散曲之乡授牌。同年11月,原平市被授予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第七届《华夏杯》全国诗词大赛中,农民散曲社宋高柱、邸梅兰、弓志芳三位作者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农民散曲社邸梅兰、邢晨分别在2020年、2021年荣获中华好诗词奖。2021年农民散曲社邸梅兰在孟浩然杯新田园诗荣获二等奖。20217月在锡林郭勒盟召开的中华全国金莲花散曲艺术节大会上,我市大牛店镇王有仁全家和云水镇张玉武全家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散曲之家称号。

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散曲已经插上放飞的翅膀,必将飞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11028日,我经原平农民散曲社大牛店分社时任社长王连弟文友推荐,先是加入了她所在的分社,之后转为了原平市农民散曲社和山西省黄河散曲社会员。1030日,我厂迎来了庆贺建厂30周年,暨第三届职工田径运动会在华忆学校运动场举行。在会场,我写了人生第一支散曲《[正宫·塞鸿秋]运动会》:“茵茵场地悠悠酿,红红旗帜飘飘荡。男拼力气深深况,女搏意志绵绵畅。歇歇再战么,一笑甜甜亮,心怡神旷丰收望。”交作业并做成了我的个人公众号作品发布。次日,我又发布了《(散曲)贺202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一期刊,得到了文友们的热情鼓励。王连弟社长点评说:“罗老师牛!不是一般的牛!向优秀者学习!”。接着又在《(散曲)吉安武功山草原风情》这一期上,王友仁老社长这样评价我:“很好。看不出来你是初学散曲者,有文化的人,出手不凡,就是不一样!我手下有的曲友虽然一直学而不倦,却没有进步。”贾清贤老社长在我《(散曲)【越调•寨儿令】初冬(2)》这一期留言:“能与泥腿子混在一撘的高级人才,才是民族的人才。才是国家的栋梁。殷切希望给底层民众带来指导!”

就这样,在大牛店分社历任社长、王友仁、王连弟兄妹俩和原平农民散曲社社员们的激励下,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写到了今天上千首散曲作品。值得一提的是,202211月,在他们的第七届年会上,给我颁发了“优秀创作奖”。

201612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原平市中华散曲之乡称号,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时任山西诗词学会会长李雁红说,在原平,夫妻比写曲、姊妹同登台、母女共吟咏、父子擂台赛等新风尚蔚然成风。涌现了王文奎、邢晨、宋高柱、王友仁兄妹、杨素华、邸梅兰等一批农民散曲能人。

201989日,新华社曾经这样报道:《田野上也有诗和远方!探访山西农民散曲社》:“山西省原平市,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农民散曲社——原平市农民散曲社。从2008年成立至今,社员发展至300多人,遍布当地100多个村庄。农闲时节,社员们聚集在一起,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所思所想,记录时代变迁。”

2021320日,新华每日电讯《从“锅台灶台”到“砚台诗台”,元好问故里出了群诗农》:农民写、写农民,从‘文盲’成了‘文人’。从历史上看,山西忻州与散曲有着深厚的渊源。被称为“散曲鼻祖”“一代文宗”的文学家元好问,就出生在忻州,世称遗山先生;“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祖籍也在忻州。原平农民散曲社也多次前往忻州市韩岩村,探访遗山先生故里,瞻仰元好问墓。多名散曲社社员都表示,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借助相关历史遗迹和史料,进一步挖掘散曲文化,农民写、写农民,展现农村新风采。

202178日,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作委员会授予原平市王有仁家庭和张玉武夫妻中华散曲之家光荣称号。

20211022日,农民散曲立足田野,紧贴时代,赞美新生活,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他们就是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农民散曲家,草根诗人。

这两天,我观看了山西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先进事迹,和之前报道的《原平农民诗曲社:泥土芳香激活古代散曲绽放新葩》等通讯后,感到他们的事迹十分感人!

2024423日晚,我在观看上、下集后,欣然写下了《〔黄钟•刮地风〕跟着原平曲师们学曲》等几首曲子。欢迎大家点评!

黄钟•刮地风】赞原平市曲社上央视热搜(二重头)

(中华通韵押十欧韵)

阡陌原平电视酬,满目风流。农民曲社热成搜,骚客幽丘。陌阡穷秀,田园依旧。泥腿灵丘,曲歌云岫。感白朴固有,慨元曲怎休?圆好问来由。

枝散明花顶上牛,高柱乡愁。中华国粹岂能丢,曲上心头。访贤征授,求真歌友。奔走灵丘,培植新秀。休闲日固有,耕耘日夜求,报小令风流。

 

【正宫·塞鸿秋赞原平市曲社牛上央视

(中原音韵押江阳韵)

陌阡田地群牛唱,原平山水明星望。农民散曲央台上,田园泥腿文人让。仄平平仄掌,歌赋诗词亮,春秋和靖青纱帐。

 

【双调·拨不断】敬仰原平市农民曲社上央视

(中原音韵押庚青韵)

仰原平,敬原平。中央电视连开映,播放农民散曲星,山西泥腿文人竞。骚客会春潮鼓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