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黄钟·红锦袍〕马铃薯(集句体)
(2024-04-02 00:46:05)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2024年3月30日,散曲学会中级班第二十三讲课后一练作业,要求用《中原音韵》和曲牌〔黄钟·红锦袍〕集句体谱写马铃薯曲。定在4月7日收作业。
集句体:集取前人诗、文、词、赋中的句子,组成一篇的一种写作方式。
诗的句式较整齐,最便于集句;词、曲二体,句式长短不齐,参差多变,其集句相对比较困难,而曲交之于词尤难,作者不得不对原句稍作增减,或于转换处自作一二句或几句以弥缝。
集句的先提条件:想要集句,首先就要博览群书,看过很多书,记住很多诗,才能够出口成章,轻松运用。
集句之三要素:文字要适合,安排要妥帖,位置要恰当。
〔黄钟·红锦袍〕集句体
此非固定格式,与《叨叨令》、《汉东山》和《一半儿》不一样。节拍特殊,尤其最后一句结尾处“平去上”。
曲谱:(那老子)X平平X仄平(韵),X平平仄上(韵),X平平仄去(韵)。平平仄仄仄(韵,平叶),平仄平上(韵,平叶)。上(可平)仄平平,上(可平)平平仄,仄X平平去上(韵)。
那老子爱清闲主意别,钓桐江江上雪,泛桐江江上月。君王想念者;宣到凤
凰阙。想著七里渔滩,将著一钩香饵,望著富春山归去也。
那老子陷身在虎狼穴,将夫差仇恨雪,进西施谋计拙。若不早去些,乌喙意
儿别。驾著一叶扁舟,披著一蓑烟雨,望他五湖中归去也。
那老子见高皇斩了蛇,助萧何立大节,荐韩侯劳汗血。渔樵做话说,千古汉
三杰。想著云外青山,纳了腰间金印,伴赤松子归去也。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五斗米腰懒折,百里侯心便舍。十年事可嗟,九日酒
须赊,种著三径黄花,栽著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
案此曲又名《红衲袄》,《大成谱》入小石角,非是。徐氏共传四首。“主意别”可作平仄平,如徐氏他作云:“如梦蝶。”亦可作仄平平,如徐氏他作云:“虎狼穴。”“君王”两句,可平叶,如徐氏他作云:“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无名氏云:“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花。”皆是。
笔者注:《红锦袍》是由元代徐再思写的一组重头曲,分咏严光、范蠡、张良、陶渊明。该曲咏陶潜,歌吟陶渊明蔑视功名富贵、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高风亮节。全曲流露萧洒自如之态,正契合着陶潜的性格。
曲例(2)元·佚名
〔黄钟·红锦袍〕
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倦将文卷押,数十日不上马,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
花。爱的是绿水青山,见一个白衣人来报,来报五柳庄幽静煞。
〔浦印亢厥令〕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道童将驴鞴上鞍,忍不住只恁般
顽,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资料来源:《唐诗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元人小令格律》。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茎呈菱形,有毛。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
马铃薯叶片初生时为单叶,逐渐生长成奇数不相等羽状复叶,大小相间,呈卵形至长圆形;伞房花序生长在顶部,花为白色或蓝紫色;果实为浆果;块茎扁圆形或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薯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肉有白、淡黄、黄色等色。花期夏季。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
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芋,英文名为potato。马铃薯原产热带美洲的山地,16世纪传到印度,继而传到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全球温带地区。马铃薯喜冷凉干燥气候,适应性较强,以疏松肥沃沙质土为宜,生长周期短而产量高。因种子繁殖会导致性状分离,所以马铃薯最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无性块茎繁殖。马铃薯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有益气、健脾、和胃、解毒、消肿等功效。皮色发青或发芽的马铃薯因含过量龙葵素,有毒而不能食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马铃薯可以治疗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马铃薯块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可防止坏血病,刺激造血机能;无机盐对人的健康和幼儿发育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有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促进全身健康。马铃薯同时具有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多重特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要的食品品种之一,被列入七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中,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
2024年4月1日晚上完成此作业,并做成本期公众号。敬请大家点评!
〔黄钟·红锦袍〕马铃薯(集句体)
(中原音韵押鱼模韵)
原苏联宠物,山芋或冬后幼株,或春前配杵,共产城乡填满肚。软不拉几一味蛊,精神临崩溃于土。领袖评苏,尚加牛肉煮,一片吹呼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