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雅文学)七律·乡愁
(2024-03-19 00:43:53)| 分类: 个人诗文 |
(馨雅文学)七律·乡愁
文|01一线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他的诗集。“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乡愁》不仅有着结构和韵律上的艺术之美,更因其对故乡恋恋不舍的情怀和对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期待而有着情感之美。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有四小段,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在千余学生面前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这一段描绘出了乡愁化作往来的桥梁,将海峡两岸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繁荣发展的图景,余光中对两岸统一的信心,在这一段之中得到了表达。
席慕蓉《乡愁》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2024年03月17日,《馨雅文学》第31期征稿:在很多偏僻的村庄里,年轻人弃农经商或出外打工,孤寡老人、儿童留守,更有人去屋空的现状比比皆是,请根据您所了解的实际情况,以“乡愁”为题,写一首七言律诗。3月18日晚应征而为之!欢迎大家点评!
七律·乡愁
儿时梦幻到村边,田地流年入眼前。
阡陌等闲耕种闹,园林朝暮饮和眠。
寻思水井缠绵影,剩有烟窗冷落天。
觉醒泪花双袖似,回眸难忘半生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