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七律·悯农
(2024-01-25 16:10:00)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悯农》最早出现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合理,对于我们理解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现代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切收获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特别是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早熟记于心,甚至达到倒背如流。教育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农民伯伯种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代农民大多一辈子务农,经历集体劳动、包产到户到离乡背井打工,兼顾工农两身,系家庭,为生计。过去是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睡不香。过去吃的是碎米饭粥菜、穿着补丁连着补丁的衣服,住的是土砖瓦房。往事不堪回首。
在农村,农民伯伯每天眼看着绿油油庄稼一天天长高,仍然每天要起的很早,不止一次走近田地看护庄稼长势,不止一次祈天风调雨顺。为了过上幸福生活,有的要离乡背井,打工闯荡,为的是平日能供全家生活,过年有几日欢欣鼓舞。有的农家子女,从小告别爹娘,外出去打工,扛着苦和累,怀揣着一个梦。他们踏遍南北西东,顶风雨,住工棚;铺大道,盖高楼;闯都市,见世面,壮心胸;揽工程,贴补用。正如《新打工谣》唱的:“离开父母和朋友,眼含热泪挥挥手,风吹雨打不呀不停留,长长路上我默默地走。多少冬夏与春秋,面对车流和高楼,茫茫人海去呀去寻找想要的幸福真难求。三月三呐九月九,汗滴泪水满身流。烈日晒呀寒风透,亲人的笑容只在梦里头。……再多的忧愁不愿说出口”。虽说他们过着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承担了太多的苦脏累,可是劳动神圣,劳动光荣。可以说,祖国昌盛也有他们的劳苦用功。
农民工旅途坎坎坷坷,回家的心愿总挂在心间。不管挣得钱多还是钱少也要回家过年,因为家里有亲人的牵挂,亲人的祝愿。为了家一年在外,为了爱一年分开,为了情一年付出,为了生活一年拼搏,为了团圆坐上火车,为了回家旅途奔波,在外的心事回家诉说,在外的祝福回家寄托。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农民工,游子的身,回家的轻风让你骚动,牵着家乡的神,回家的歌声让你感动,暖着亲人的心,回家的温情让你激动,连着爱人的情,回家的爱心让你心动。请你收拾一下幸福的鞋带,整理一下开心的装备,盘点一下年度的收入,高兴一下回家的喜悦。在外漂泊一年,奋斗一年,拚搏一年,辛苦一年,买张车票,回家团圆几天,相聚几天,开心几天,欢笑几天,过个春节,幸福延年!给父母买件衣服,谢谢他们一年的牵挂,给爱妻子女兄弟买件衣服,谢谢他们的亲情陪伴,给自己加点温暖,告慰自己奔波的一年,花去奔波的心酸。
在外念团圆,出门重平安。无论天涯海角,农民工都惦念家,惦记年夜饭。远远的距离,漫长的路,久久的时间,挂念止不住。真真的思念,浓浓的情。春节来到,告别烦恼,踏上回家的路,迎接幸福,告别寒冬,踏上回家的路,迎接春天,告别过去,踏上回家的路,迎接未来,告别冷漠,踏上回家的路,迎接亲情。愿在外奋斗的朋友梦想成真,合家团圆!
2024年1月25日中午,读到《馨雅文学》第二十八期《悯农》诗体裁同题征稿,不禁写此七律一首,致敬天下的农民和农民工。敬请大家点评!
暑去寒来勤俭理,光摇梦断谨良仁。
城乡往返为生计,风雨飘零顺济贫。
吃苦耐劳维本性,何时破笑尚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