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曲)〔仙吕·寄生草〕螺川展望涌新潮
(2023-12-07 20:07:48)分类: 个人诗文 |
(庐陵曲)〔仙吕·寄生草〕螺川展望涌新潮
文|01一线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地处江西省中部西南门户水陆要冲,揽罗霄山脉中段,据赣江中游富饶的吉泰平原。古有“咽喉荆广、唇齿淮浙”“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吉安秦时始称庐陵县,汉代升郡,隋唐改称吉州,几经改州复郡,至宋称吉州,至元称吉安沿用至今。庐陵是吉安贯以始终的地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庐陵县是因泸水而得名。泸水和禾水汇入禾河,在神冈山脚下流入赣江。
赣江是连接中原通往岭南的水陆交替的“通南越道”,赣中吉安处于中途交通干道。神冈山处在吉州城东西南北水陆交通要塞。
吉安市中心吉州城是山拱城,城拥水,水抱城的山水城市。这里东列青原山,南耸神岗山,北立螺子山,西面天华山,西北临真君山,五山环绕拱卫着这座历史名城。北宋苏子当年夸口曰:“此地风光半苏州”。李东阳的《吉安府》诗赞:“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
吉州城西的神冈山,是吉安土地的封印之山,见证之山。它同禾河和赣江依富川和螺川相连,呼唤庐陵。
吉州城北的螺子山,此处自古多胜迹,有列入庐陵八景之一的“螺峰霞照”,以及颜鲁公祠、文丞相祠、灵泉寺、螺湖桥等遗址旧迹。螺子山上的文星塔,是吉安的“人文之眼”。文塔叠檐翘角,蔚然壮观。这座象征着吉安人文兴盛的标志文物,是一处集文化、宗教、观景为一体的景点建筑,成为全园的制高点,寓意“海纳百川,纵贯天地”,祈愿吉安文风更盛、民风更厚、民福更重的意境。
螺子山上的文星塔,它仿佛是一枚精巧印章,上刻四个遒劲大字:庐陵文化;远看,它宛如一把闪亮钥匙,打开吉安城市记忆之门;近观,恍若一架硕大竖琴,弹奏江南望郡绵延不绝的传奇传说,弹奏赣江奔腾不息的民俗民谣。低首回味,它更像一位少女的眼眸:倒映庐陵厚重邃远的历史人文,折射吉安伟业鸿图的璀璨光芒。
吉州城东隔赣江的青原山,是汉朝张天师(道陵)考察天下的365座名山之一,以及江西集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秀丽山川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被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这里的“一山一寺一书院”是踏青、朝圣和寻访书香的好去处。“一山”是指此地山川形胜。“一寺”是指青原山是佛教胜地。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青原山开山祖师行思乃曹溪六祖之弟子,从广东韶关曹溪山南华寺来青原山开辟佛堂,将佛教传入青原山,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建净居寺,开道场禅宗圣地。净居寺如今是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之一。“一书院”是指青原山不仅是一座佛教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素有“儒佛辐辏,荆杏交参”之誉。这里的阳明书院是庐陵人为纪念王阳明所建。王阳明,明朝哲学家、教育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阳明书院其前身为九邑会馆、青原会馆,是我国著名的理学讲坛,是吉州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江西著名的书院之一,与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青原山成为了理学的发源地和王阳明学说研讨中心,庐陵誉为“理学之邦”。阳明书院正面的两幅字“东南邹鲁”“西江杏坛”是其当时成为全国讲会中心之一的荣誉。
赣江由青原山、真华山、神冈山和螺子山等山织就的螺川段,吉州城北东门有梅林渡,向北直通古螺湖桥。附近有凌波渡通河东,有金牛寺渡通江中白鹭洲书院。城西禾河富川段有神冈山渡通永和。城南赣江螺川段有丹砂渡通今青原区河东和吉安县永和,河东登青原山可访净居寺和阳明书院。河西丹砂渡上岸即是金凤桥,过桥即到凤冈书院。千百年来,永和镇吉州窑瓷业兴旺发达。两川的这些渡口是吉安府城与河东天玉和河西永和两岸黎民千百年来重要的水上交通要津,丹砂古渡更是吉州窑瓷器走遍天下的黄金水道商埠。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江南重要商埠。宋时,永和是江南都会,同汉口、佛山号为“天下三镇”。吉安自此称“金庐陵”和“江南望郡”。
如今,螺川段上游张家渡与丹砂渡之间、神冈渡、城区古渡几外架起了永和连心大桥,神岗山大桥、吉安赣江公路大桥(破新再建新)、吉安大桥和井冈山大桥(旧改新)等五座大桥。这里成为了“生态休闲观景、百里赣江明珠”。
2023年12月7日至8日,吉安市《螺川诗词》微刊(总第9期)主题“螺川展望涌新潮”征稿。体裁:诗、词、曲不限。
预告载明,大美庐陵,锦绣螺川。浅吻朝露,沐雨芬芳。在江南的幽梦里,著一座山,著一条河。听风吹过细碎的流年,看花低诉红尘的相遇一场……
今以宫调曲牌:【仙吕•寄生草】填曲一首。敬请大家点评!
曲谱:【仙吕·寄生草】小令兼用,亦入【商调】。
平平仄,仄仄平(韵)。X平X仄平平厶(韵),仄平x仄平平厶(韵),X平X仄平平厶(韵)。X平X仄仄平平,X平X仄平平去(韵)。
本曲结构颇巧是:首末两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首两句多变为五字句或六字折腰句。整齐匀称,是本曲的特点。
(中原音韵押寒山韵)
神冈案,螺子山。一朝忠节庐陵灿,两川风景星河汉,三千进士春秋范。天光妍影赣中还,地灵吉泰江南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