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曲)又到中元节

(2023-08-30 22:48:50)
分类: 个人诗文

(诗曲)又到中元节

|罗余作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拜,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人们认识的鬼节其实古代是一个祭祀、祭祖的节日。中元节涉及佛教和道教,两教中到底是为了纪念谁?

佛教:纪念目连救母

七月十五日,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起源于民间故事《目莲救母》,据佛教《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莲尊者被地藏王渡化后,其母却肆意胡为,殴僧骂道,阎王一怒之下把她打入地狱受苦。某日目莲神游地狱,见母亲化为饿鬼,不胜悲哀,于是送饭给母亲吃,没想到饭还没送到母亲口中,就化为火焰。

目莲无计可施,请教于佛祖,佛祖说:“你母生前罪孽太深,以你一人之力无法化解,必须仰赖十方僧众,在七月十五日,备百味五果,置于盆间,共同祭祀,供养十方鬼灵,超渡众饿鬼,才能解救你母的危难。”于是目莲依佛祖旨意行事,莲母才能脱离鬼道,升入天堂。后来的盂兰盆会就是因目莲救母之事而来的。

据《盂兰盆经》所载,众僧在四月十五日“结制”于庙中持诵经咒,一共过了九十天,到七月十五日“解制”。七月十五日是众僧功德圆满之期,相传在这天修供,其福报可百倍。

佛教民众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供养僧伽,以所得福报来为在生父母植福,也为去世父母超渡。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道教:纪念地官诞辰

在道教之中,中元节是宣扬孝道为主,旨在劝善教化。七月十五日中元为地官诞辰日,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名舜帝,是黄帝的八代孙,因生母死,父再娶,继母后来生了儿子象,其父、继母及象常害舜,但舜事奉父母,相待幼弟,仍恭敬如一。在历山耕作,在雷泽网鱼,在河滨制陶,他所居住的地方人民相携来聚,两年成村邑,三年成都市,二十岁时以孝举闻名天下,所以,中元节又叫“孝子节”,此节一到,家家户户杀鸡宰猪,祭拜祖先与阴间鬼魂,同时普施阴公,孝祭祖先,继而普度游魂野鬼,称“中元普渡”。

节日演化至今,我们民间主要是祭祖,缅怀逝去的先人。这天让人更加思念父母的恩德恩情,向世人传递一个孝道。

据说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民间有诸多禁忌,比如,忌半夜晾衣服,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忌披头散发睡觉。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忌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更加不要去偏远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则只会自找麻烦。忌半夜庆生,不如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忌乱拍他人肩头。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忌将筷子插在碗上。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鬼魂来与你分享食物。床头忌挂风铃。因风铃会招阴。忌偷吃祭拜的祭品。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忌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否则会有麻烦。忌下水游泳。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忌吹口哨。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鬼魂的注意。

今日的中元节,早上,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给这个节日增添了幽黯和哀思气氛,让人思念天堂的父母和先人。有感此节,或诗或文,以前几乎每年我都要写这个节日。今以诗作表达我对逝去的亲人们的念想。

 

七绝·中元节追思

中元最忆是双亲,德孝无愆暖世人。

桑梓存心挥泪拜,虔诚悔意不该贫。

七律·中元祭

中元细雨落凡尘,上界清风慰问津。

鸿雁何时家信寄,黄花几度故园陈。

焚香散纸蝶飞舞,奉酒装盘莺啭呻。

梦幻双亲相会意,虚空远道显慈仁。

行香子·中元祭(晁补之体)

月隐星沉,寒起云降。恰中元往顾思乡。街头津口,烧纸焚香。对心中讲,双亲享,谢恩光。

烛灯两望,虔诚三拜。果盘三鲜惹愁肠。何传孝道,在世甘当。感念无伤,岁香酒,奠三觞。

【仙吕•一半儿】中元祭

(中原音韵押江阳韵)

风摧秋柳叶枝黄,雨润黄花魂鉴爽,祭祖中元仁气良。报恩昌,一半儿欢欣一半儿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