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曲式树体词龙凤吟
(2022-12-04 23:40:42)分类: 个人诗文 |
文|01一线
“龙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龙”和“凤”都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关于龙凤诞生的时间,自古以来却有着诸多争议。
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黄帝创造了“龙”、黄帝之子少昊创造了“凤”:黄帝统一华夏之后,取各氏族部落图腾的一部分创造了“龙”;黄帝去世后,其子少昊即位创造了“凤”,并以鸟命名百官。但这种说法早已被现代考古所否定,因为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龙”距今6400多年,远早于黄帝时代。
另一种说法是伏羲创造了“龙”,伏羲的继任者少昊创造了“凤”:距今七千年左右的伏羲第一次统一华夏定都宛丘后,取各氏族部落图腾的一部分创造了“龙”图腾;少昊继位后法太昊(伏羲)之德治理天下,并创造了“凤”图腾。但是这种说法也有待商榷,因为在湖南高庙遗址出土了疑似七千四百多年前的“凤”图纹饰,而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则出土了疑似一万年左右的“龙”玉饰,这又远早于伏羲时代。
如果高庙遗址和兴隆洼遗址出土的“龙凤”得到确认,那就伏羲少昊创造“龙凤”之说有了冲突:要么是“龙凤”创造的年代远早于伏羲时代,要么是伏羲少昊的时代比我们现在认知的年代还要早数千年之久。历史的真实还需要更多考古发现来证实,我们静待佳音。
“龙凤”诞生的时间虽然还扑朔迷离,但“龙凤文化”必将被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地传承下去,直至千秋万代地老天荒!更多中华远古文明内容,见《中华远古文明史》。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龙行天下,风驭八荒。引上天之水奔腾,到黄河而致千里,沃野丰粮。纵横五湖四海三江,神州大地,风调雨顺而繁昌。历代争雄,无非扩张。施政当利之于民,可得万代千秋吉祥。大唐盛世之太平,诗著华章。宋开词极之繁荣,独占一方。历史评述,无非文章。褒贬记录,一任时光。唐诗宋词,自瑰丽而流芳。后世纷纷,效承传而发扬。今有龙风,师出有方。万里学子,云集黉堂。
龙风精神,永久长存。文化自信,我等传承。幸逢龙风发展,今读彭天勇先生《龙风赋》,而感,作此一词,疏短流长,诗词墨海,尽情徜徉。
曲式树体词•龙凤吟(修改稿)
(平水韵,上平二冬)
立冢,行从。
献梦,余踪。
梧桐伏,岳水淙。
披绣锦,问苍松。
奉天承送,降瑞鼓钟。
所向无恐,于心正容。
日月增光竦,星辰照影峰。
三江通告诵,四海信仰丰。
华夏昆仑峻耸,长城内外枫彤。
山川壮丽同共,草木清妍密茸。
故国神游山地宠,东方道契古今浓。
中和宇宙威严讽,上善云泉礼乐庸。
凭智勇,藉鸿纵。
春秋颂,史册封。
身世自鸣成九统,吉祥如意大千重。
曲式树体词•龙凤吟(初稿)
(平水韵,一部上平二冬)
凤,龙。
立冢,行空。
献梦,余踪。
梧桐笼,岳水隆。
披绣锦,问苍穹。
奉天承送,降瑞鼓钟。
所向无恐,于心正容。
日月增光竦,星辰照影崇。
三江通告诵,四海信仰从。
华夏昆仑昂耸,长城内外玲珑。
山川壮丽同共,草木清妍密丛。
故国神游天地宠,东方道契古今融。
中和宇宙威严讽,上善云泉礼乐充。
凭智勇,藉鸿蒙。
春秋颂,史册封。
身世自鸣重九统,吉祥如意大千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