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文)庐陵诗词赣中江上采风行

(2022-11-10 23:49:23)
分类: 个人诗文

(诗文)庐陵诗词赣中江上采风行

|01一线

2022106日庐陵诗词学会预定1016日组织赣江一日游活动。1011日接到赣江通通知,从1012日开始,白鹭洲码头不能停靠船只,要等20大以后恢复此码头通航。原定活动终于在119成行。活动要求上午8点整在白鹭洲霞客码头登船,745分在白鹭洲廊桥风雨桥北头集合,一起过桥走到江边左拐50米从霞客泊舟码头登渡。后又接通知说,由于赣江水位低,游艇近期无法靠岸,为安全起见,原定在白鹭洲霞客码头登船的计划取消,改为在吉水桃花岛码头登船。百里赣江采风,于白鹭洲廊桥集合驱车桃花岛上船,至峡江午歺后返回。

从赣江中看吉安两岸风景别有一番感受。吉安,秦初就有了庐陵县,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建庐陵郡,隋唐两代曾有数次改为吉州,又复为庐陵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再改吉州。此后未再恢复庐陵郡名。吉州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迁石阳县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附近,仍为郡治,建城史1670多年。元时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沿用至今。为历代郡、路、道、府治所,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农耕文化,是庐陵文化之源。此后,又滋生了陶瓷文化、青铜文化、书院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汇成了中华文化的一座丰碑——庐陵文化。

庐陵文化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宋朝,造就了欧阳修、周必大、杨万里和文天祥等杰出人物;第二个高峰是明代,哺育了解缙、杨士奇、罗洪先等历史名人。

庐陵文化是璀璨的,庐陵文化是耀眼的,庐陵文化是博大的。“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是苏东坡对庐陵风物的赞美;“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是历史对庐陵文化的总结。有人把庐陵文化概括为:博大精深是其内涵,优美典雅是其表现,刚正义烈是其精神。其实,庐陵文化的精髓或风骨就是“文章节义”。在庐陵文化生态园中,有一副对联进行了很好的概括:至惜莫若惜节义,最爱还是爱文章。

正如《千古庐陵来寻味——刚正庐陵》所言:“秦时庐陵元吉安,千年刚正千载传;人文风物总相宜,笔墨穷尽难述全。”赣中水养育了一批有一批的蓄气立志、忧国爱民的文化名人,成为庐陵文化腾飞的一大基点。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历史上的庐陵文化无疑是辉煌的,是骄傲的。作为庐陵后昆,我们首先是感谢庐陵文化,其次是颂扬庐陵文化,再次是传承庐陵文化。唯有承庐陵文化之风骨,传庐陵先贤之精神,砥砺向前,方能无愧时代,无愧一方,启迪未来。

119日,江上往来人,但爱吉安美,君看一叶舟,采风赣中里。让我们共同祈盼吉安这块沃土永远之永远:文风依然,刚正当然,景色怡然。今将此行感受凝结到我诗词曲里,便出刊一期留念。敬请大家点评!

 

五绝·赣中江上采风行景

(一)

江中一叶舟,犁浪泛波流。

两岸庐陵景,纷纷入采收。

(二)

芦苇岸初冬,飞花报德雍。

舟中歌劲唱,情景涌浪淙。

(三)

千山香叶落,万径寄红尘。

壮气初冬夜,寒江色彩缤。

七律·赣中游行思

庐陵千古渡隆昌,节义文章两岸香。

耕读繁花昭大地,知行丽水驶殷强。

自唐赋墨扬精气,今世云乡溢彩光。

传统吉安江右杰,诗词雅韵赣中芳。

忆江南·桃花岛至峡江一日游

(一)

庐陵美,风景故乡亲。    一日江波风马骏,两擎香岸接芳邻。山水壮心魂。

(二)

初冬荡,敛艳赣流芳。    桃岛巴邱亲水朗,银河诗卷映天窗。萦宛九霄徉。

〔仙吕•锦橙梅〕赣水采风

(中华通韵押十欧韵)

伊甸转展赣流,故乡回马河舟。偶合契友采风艘,早晚行风光诱。    水光羞色气志眸,山势阐幽郁芳丘。丰韵暗江远筹,契心头。赋墨题诗构。

 

〔黄钟•人月圆〕赞赣江母亲河神韵

(中华通韵押十欧韵)

江天碧透孤帆过,侧畔叹巍峨。通天幽径,浪花曲壁,神韵游戈。〔幺篇〕诗人圆梦,泛舟追月,荡醉皆歌。水光悠秀,自然手笔,四季泽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