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正气长歌与天祥
(2022-09-03 13:10:32)分类: 社会文化 |
文|01一线
天地有正气,吉安有天祥。杂然赋流形,庐陵有气节。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自古文章节义,书香门第。庐陵“五忠一节”是庐陵有气节的杰出代表。“五忠”者:“文忠”欧阳修、(忠襄)杨邦乂、(忠简)胡铨、(文忠)周必大、(忠烈)文天祥。“一节”者:(文节)杨万里。然而,“五忠一节”者,忠中有节,节中有忠,只是取之突出者也。
北宋苏轼赞古之吉安:“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不仅如此,古之庐陵,集人文与繁华,位列全国32座中心城市之一。所谓“江南富庶、文章锦绣之地”。
吉安地处赣江中游。隋唐时期,北方的战乱,驱使各阶层人士南迁落脚在相对平安、自然条件优越的赣江中游,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文化也相应得到了发展。而教育,是文化之源,不仅对文化起着积累、传递、净化、提升的作用,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以后,赣中地区的经济逐步发展,已达到了和中原地带相似的水平。庐陵文化的形成和盛衰与教育紧密关联。庐陵文化在宋、明两代奇峰突起,这期间也正是庐陵教育发达的时期。人才是教育的产物。以正统儒学为主的教育思想,陶冶了庐陵人忠义坚贞的品质和刚正不屈的性格,奠定了“文章节义”之邦的思想基础。在以科举取仕的官僚选拔制度中,重教崇文的庐陵人大出风头,显名于官场文坛,影响和带动了乡梓重教良俗的形成。
庐陵教育自古讲究耕读知行。步炎黄唐尧遗风,耕种耕陶,过晋朝陶渊明般推崇的耕耘读书田园般生活。经孔孟之道,逐步教化。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南宋文天祥由此演绎《正气歌》。赋言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然忠节播种与传扬,首推鲁公。鲁公指唐代著名忠烈大臣、大书法家颜鲁公颜真卿。这位功显名扬、忠贞不渝的名臣,因不愿依附权贵,从刑部尚书贬为峡州别驾,于永泰元年(765年)改任吉州司马。庐陵人十分尊敬这位忠臣名儒,学士文人皆以一睹其风采为荣。颜真卿也热爱这块山青水秀的土地,青原山、白鹭洲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最令人称道的业迹,就是在庐陵广置学舍,传播文化。颜真卿离开庐陵后往抚州,庐陵人修建颜鲁公祠纪念这位文化伟人。周巽在《鲁公祠序》中赞他道:“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益广学舍,聘贤士以淑我吉人,自此庐陵声名文物卓为江表冠”。庐陵大儒欧阳守道在为该祠写的记文中感慨地说:“鲁公事君有犯无隐,愠于群小,之死不回,此州之君子立朝不如此乎?鲁公远谪,所至安之,流落复归,终不惩艾;此州之君子去国不如此乎?鲁公八十元老,殒于贼手,高风劲节,谁其俪之……以鲁公为此,此州俗化,受鲁公赐多矣”。颜真卿不依附权贵,正直无私,遭挫折而不屈服的节操和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精神,为庐陵人所仰慕,在赣中大地传播深远。他所倡导兴建的学舍,一直把他的精神与业绩当作楷模,代代流传。庐陵学子们见贤思齐,像颜鲁公那样重德崇文,逐渐酿成了一种良风美俗,正如光绪《吉安府志》所云:到了宋代,“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文章之盛,士相继起,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家诵诗书,人怀慷慨”。自颜真卿播下兴学的种子始,庐陵教育走上兴旺之路;而鲁公守全大节的忠烈壮举,影响和催发了庐陵一批又一批忠臣烈士的诞生,也催生了江右文化中的庐陵文化。包括这里的科举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
先是唐代鲁公颜真卿、杜审言(“诗圣”杜甫的祖父)和欧阳询等在吉安古庐陵传播弘扬忠贞节义。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第五世孙欧阳琮考取了进士,于天宝年间担任吉州刺史,后定居庐陵。从此,庐陵有了欧阳姓氏,而进士出身的欧阳琮也为庐陵带来了礼仪、文化以及崇文尚义的风气。那时,唐代庐陵的教育已起步,初见成效。唐代中期,江西有一批书院兴起,据史载,具有一定规模和积德性质的书院13所,而吉州就有4所。至北南两宋,庐陵人欧阳修(字永叔)、周必大和杨万里等演义当地,致使吉安代有才俊。庐陵地区开始“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至明清,吉安名人叠起,进士满朝。明朝吉安阳明心学包涵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阳明心学在吉安诞生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益于后人,这是后话。
单说南宋末年,江万里(后为南宋丞相)担任吉州太守的时候,创办了白鹭洲书院。(现在吉安七中的前身)江万里一看,这学校建好了没老师怎么办呢?自己还有太守的职责,也不能天天跑去上课。一看,赣州司户欧阳守道,条件正合适,于是请欧阳守道担任白鹭洲书院的第一任校长。这一下可算是请对人了。
欧阳守道,南宋教育家,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吉州庐陵人欧阳修同宗,与宜春的县令后成为分宜县防里欧阳氏族的肇基者欧阳殊和北宋最后一位丞相欧阳珣同宗同为吉州庐陵永和人。其“少孤贫,无师,自力于学”,凭借自己的优良品行成为当时庐陵人心中的“醇儒”。考中进士后,欧阳守道在赣州任司户。此时,担任吉州太守的江万里为了推进教化、培养庐陵才俊创办了白鹭洲书院,并请欧阳守道回乡担任书院的山长。欧阳守道表示,正好我打小干这个的,二话不说,撂挑子就跑到白鹭洲书院去当校长了。
学问渊博、品行正直的欧阳守道先后受聘于吉州白鹭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讲学,不仅将白鹭洲书院管理得井然有序,还在书院内倡导民主的学风,师生之间可以互相探讨学问。在他的领导下,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书院越办越好,不仅吉州当地的青年踊跃入学,就连邻近州县的学生也慕名而来,为培养庐陵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在宝祐四年,书院共有40名学生考中进士,其中文天祥考中状元,从此书院名扬天下。后来,文天祥成为状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学家。
欧阳守道为白鹭洲书院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培育了许多人才,文天祥、邓光荐、刘辰翁等皆出其门下。文天祥无疑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如今的井冈山下,江西吉安,为纪念为庐陵人杰,吉州古城有永叔路、阳明路……吉安县治所于1979年11月从吉安市吉州城区徙新县城敦厚镇之后,为继承和弘扬庐陵先贤,在雄跨松竹葱郁的绵山岗上建了文天祥纪念馆,后来又在近旁105国道与吉井公路交汇点上建成了将军公园,两处合为一体,成为了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城景观的天祥公园景区。
2019年,吉安县在东临天祥南路、南临华昌佳苑、西临兴华路、北邻江背村建了天祥小学,我真盼望以后还能建天祥中学,甚至天祥大学,以把庐陵教育发扬光大。目前,天祥小学承担吉安县庐陵大道以南、富川路以东、赣江大道以北、兴华路以西、海尔希望小学北门大道以北附近居民的小学教育。学校争取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天面临开学,我看到,全国各地以天祥命名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越来越多,天祥教育正在全国兴起。我也衷心期望,吉安县这所以历史名人文天祥命名的天祥小学的师生们每天满载着喜悦,怀揣着憧憬和理想,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发扬正气,节义、文章;学校全体老师以天祥教育为自豪,加强同全国天祥教育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努力提高学校教育业务和管理综合素质,既能成功完成吉安县新庐陵普通教育,又能发展吉安县新庐陵天祥特色教育,争取办成当地具有优秀的文化特质,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为祖国的盛世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红色幼苖,并能够让他们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茁壮成长,成为象文天祥那样,成为敢于担任历史使命的参天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