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井冈山凭吊黄洋界碑
(2022-06-22 00:40:43)分类: 个人诗文 |
(诗文)井冈山凭吊黄洋界碑
文|01一线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主要有五大哨口。 其中最著名的为黄洋界哨口,文化遗址主要有黄洋界哨口营房、黄洋界哨口工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和红军挑粮歇息处。
现修建的井冈山黄洋界景区包括:黄洋界、大井,八面山和上井。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
黄洋界是茨坪北面的要隘, 坡陡路狭,地势险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后,把黄洋界哨口作为重要设防五大哨口(朱砂冲、黄洋界、双马石、八面山、桐木岭)之一,兴修了工事。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1928年8月30日,汀赣两省国民党军队趁我红军主力远去汀南、根据地兵力不足之际,组织了四个团分两路时攻黄洋界哨口,企图占领井冈山。红四军三十一团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依托黄洋界哨口工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后,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在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又没有炸响的情况下,第三发炮弹命中敌人的山下指挥部,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归来,慌乱中连夜退逃,红军终于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正在回井冈山途中的毛泽东闻讯,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1977年10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50周年之际,修建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和来宾休息室。纪念碑正面题字“黄洋界保卫胜利纪念碑”是朱德亲笔手书。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诗词的手迹镌刻在横碑的正面。 此外,黄洋界的“宝光”也是难得一遇的奇观。五大哨口现均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今天,因参加单位中层干部及青年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又上井冈山。晚上,抽空写了这首《五律·井冈山凭吊黄洋界碑》。
井冈山凭吊黄洋界碑
引路黄洋界,云萦古木参。
登临搓碧野,瞻仰集荒林。
使命当年润,初心世代荫。
光阴炮战越,胜利载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