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漫步在美丽的庐陵文化生态园

(2020-05-06 14:34:33)
分类: 个人诗文

(游记)漫步在美丽的庐陵文化生态园

|01一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早有所闻,吉州城北螺子山、螺川一带,自古景色秀丽。历代官宦儒士挥毫泼墨,描景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诸如与城东南赣江对岸的永和老乡宋代名相周必大曾有诗云:“身在江湖欲看山,山行还忆弄潺湲。谁知里许双奇绝,碧玉青螺一望间”。如今,以螺子山为依托建成开放的庐陵文化生态园景区,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吉州大地上,赋予时代的记忆,再现了当年“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的场景。

这些年,我几度走进她的梦境,领略了这里的山色湖光和人文景致。

庐陵、吉州是吉安的古称,物化天宝,人杰地灵。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和“吉州福地”的美誉。庐陵文化生态园,东挽赣江,西望真君,南接闹市,北倚螺山。三千亩山水欣辟图画,五千载文化喜呈灵秀。园内地势天成,景观因地制宜。清流入湖,碧波微澜,水幕映画,喷泉升腾。数百株古木成林,越千年巨樟擎天。奇葩斗彩,芳草竞绿,莺歌婉啼,鹭欢栖翔。石雕鬼斧,镌刻先哲胜迹于碑墙;铜铸神工,塑造工农群英于永恒。亭桥卧波,湖岸半岛之衣带;文塔高耸,城市人文之地标。神鸟精卫,民族精神之瑰宝;村姑螺女,勤俭善美之化身。民俗馆藏乡风古韵,灵泉寺扬钟鼓梵音。翠柳堤,羊肠道,林阴廊,石拱桥,画卷陈铺,步移景异。亭阁水榭燕栖身,酒肆茶楼人畅意。一县一景,荟萃人文;一砖一石,独具匠心。更泰山巨石,矗立园门,辉煌图景,映入眼帘:巍峨之群山,奔腾之江河,广袤之原野,初升之朝阳。一派生机盎然,恰似吉安写照!三千进士魂还,当惊桑梓煌然巨变;十六状元神归,赞叹故园锦绣年华。

景观螺子山,位于吉安城北,赣江之滨。吉安通往南北的交通要道井冈山大道途经山下。这里,自古多胜迹,有列入庐陵八景之一的“螺峰霞照”,颜鲁公祠、文丞相祠、灵泉寺、螺湖桥等遗址旧迹。庐陵文化生态园基于绿色的基调,古色和红色骨架设计,融合了城北这些古朴而厚实的浓重底韵,突出了悠久而辉煌的庐陵文化因子和井冈山革命老区的红色要素,让人们时代感受“庐陵文化”精神,“井冈山”精神。总体建造践行了“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的设计理念,将环绕吉安古城五山之一、海拔为142米的螺子山森林公园完整收入园中,同时,通过已建好的拦水坝对庐陵湖水位进行调节。园内上千亩庐陵湖和湿地,涝季可成为城区滞洪区域,旱季则通过汇集雨水、兴建补水泵站,抽取赣江水补充园内湿地及庐陵湖的水量,同时,利用湖水进行节水灌溉,形成循环用水。贯穿全园的千亩庐陵湖放有大量玻璃红鲤鱼,种植有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可分解污水、净化水质,调节园区生态系统。园内庐陵湖湿地不仅为城市增添休闲美景,还为螺子山上数万只白鹭等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地。

螺子山上的文星塔,是吉安的“人文之眼”。从停车场经园区南北主干道旁边,沿螺子山柏油铺垫的山路上山,置身满目青翠,清风贯耳。那年时令三月,我第一次游园时登上了螺子山文星塔。从那居高临下,吉州城区和园内风光尽收眼底。据传,文星塔得名于明代名臣邹元标倡建并作的《文塔记》。该塔建筑面积2555平方米,为仿宋风格建筑,塔高57.3米,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塔内各层以图腾的形式展示吉安的文化现象。逐层的寓意分别为:文风、文教、文华、文哲、文魁、文节、文昌。文塔叠檐翘角,蔚然壮观。这座象征着吉安人文兴盛的标志文物,是一处集文化、宗教、观景为一体的景点建筑,成为了全园的一个制高点,创造出“海纳百川,纵贯天地”, 祈愿吉安文风更盛、民风更厚、民福更重的意境。文星塔,似一枚精巧印章,上刻四个遒劲大字:庐陵文化。远望,宛如一把闪亮钥匙,打开吉安城市记忆之门;近观,恍若一架硕大竖琴,弹奏江南望郡绵延不绝的传奇传说,弹奏赣江奔腾不息的民俗民谣。低首回味,它更像一位少女的眼眸:倒映庐陵厚重邃远的历史人文,折射吉安伟业鸿图的璀璨光芒。

从螺子山鸟瞰吉安,眼中是赣水之滨的一片新天地。远处是赣江川映与山间满翠缭绕。近处是山脚下潋滟的庐陵湖畔。庐陵文化生态园就像一幅恢弘而壮美的山水风情图画,铺展在山水之间。浓缩了吉安自然人文的精华,为这座“生态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最亮丽的风景。

世间万物皆有缘。螺子山常年栖息着上万只白鹭。鹭栖骡子山,游弋湿地间。白鹭与芦苇、荷花和水草为伴,与爱生活、爱和谐的人类为伴,从不寂寞。

喜欢登螺子山,不仅因为她的灵秀,她的葱茏,更是因为山上栖息的白鹭。一只,两只,成千上万只呀,舞动起来,好一个大规模的群舞团,优雅欢快地展示着舞艺。只只白鹭,是吉安美好生态的象征;只只白鹭,是园区高洁的精灵。记得有李白咏它的一首诗: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登临山顶,白鹭一会儿如雪点螺山,一会儿振翅高飞,它优美的姿态,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温暖,自在,安心,和美。

如果把文星塔比做是一支“天官”宝笔,那千亩庐陵湖就是一个巨大的砚台。清水为墨,福地做纸,绿树红花为颜料,亭台楼阁成道具,飞鸟鸣虫来配乐,巨型喷泉更是画龙点睛。真可谓:云蒸霞蔚,无笔无墨展画卷,鲤鱼跳跃、鸟语花香,有声有色著文章。最可爱的是放养的群群野鸭,肆意嬉戏;还有那时而凌空翻飞时而漂浮水面掠起圈圈涟漪的水鸟,恋上这碧湖,自由自在的生息。邀三五好友,徜徉湖边,心清气爽。山抹微云间,烟笼碧水处,拍一朵睡莲,读一首雅诗,追一只黄蝶,听一段音乐,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真切地感受着“上是天堂,下是画廊”的意境。

从螺子山往东南路下山,便到达园区又一片广袤天地。这里奇石古树交相辉映,红花绿草争奇斗艳,湖光桥影、白鹭翩飞、鲤鱼嬉戏,呈现人们面前是好一派生态美景。

除了文星塔,园内西区东西走向和东区南北走向是以树、石和人文结合,以雕塑、园艺造型、景观小品等形式表现吉安所辖13个各县、市(区)文化特色约30平方米范围的“一地一景”。向人们再现出吉州老街、青原天地正气、井冈山五指峰、吉安县永和镇千年窑火、安福书香、永新三湾改编、泰和白凤仙子、遂川茶乡、万安古城余梦、吉水才子之乡、永丰六一居士、峡江天降玉笥、新干青铜王国的故事和辉煌的庐陵文化。

园内西区往西南入口信步走来,园区4000亩山水间贯穿古今,包容万象,仿佛走进了一座很大的广场,途经可以欣赏喷泉看台、九曲桥、湖心岛、金螺广场、“十万工农下吉安”大型群雕、民俗馆文化园、庐陵湖等十多个景致。它们共同见证了生态园的大气而磅礴、尊贵而豪奢、质感而美丽、秀气而灵动、厚实而古朴、雅气而醇厚的格局。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根脉。千百年来,吉安人在传承中创造,收获了文明的硕果。山上山下这片叠翠的山水地貌与古色和红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造就了“天地人合一的画卷,红古绿辉映的华章”。这时除了灌木,园内的花草开四季。杜鹃含香露,夏荷舞金风,秋菊唱落英,冬梅傲冰雪。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吸一口久蕴的芬芳,伴一场滋润心田的喜雨,耳边响起流年打马而过的声音,便将一种平平仄仄的心情,带到了人间四月天。

人有人品,花有花性,吾乡好,好一个山水吉安,文化庐陵。那“一榻清风书叶舞”的豪迈,那“半窗墨花字生光”的霸气,都是这里特有的精神气质。放慢脚步,细嗅鲜花,心静如水,在这属于自己的大花园里,万花千叶皆有情。漫步在巨型的凌霄花架下,顿时飘然欲仙。一簇簇娇媚的橘红花朵,像一个个吹响的号角,正激励人们怀揣着百年大梦,走向新的征程。

整个园区让人们感受到了满眼的绿,争艳的花,栖息的鹭,翻飞的鸟;千亩碧湖的涟漪,游弋的禽,卧波的桥,漂荡的舟,喷涌的水幕;还有馆舍楼阁、塔亭廊榭,意深的楹联,怡情的绘画,寓志的雕绘,教化的格言,神奇的传说。这里儿童的笑语,情侣的呢喃,弹奏着一曲生机勃发,或激昂或轻柔或婉转的新歌谣。

在这飘溢着书香的沃土上,循着陶孟遗风,聆听朗朗书声,水阔云淡处,抱朴守真时,把传统和现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感悟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博大精深,好一处百看不厌的书香美域。

有旅人说,吉安庐陵生态园是一幅灿烂的人文景观画,是吉安的胸花,光艳夺目,是赣中的盆景,精巧别致;是吉安的大客厅,可欣赏摆设,领略风貌,休闲娱乐,陶怡心境。有爱好摄影的人说,这幅画是镜头的最爱,四季常新,移步换景。热爱民俗人说,这幅画传承了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再现了庐陵民间风俗的表情。市民百姓说,这是我们的后花园,一家老小随时可来放松心情。

螺子山下,赣水西岸,原是滞洪区、低洼地。数年光景,变幻成秀美壮丽的碧湖,吉安人心中的“瓦尔登湖”,游此抵达,融合,完美,遐想……让人回归心灵的纯净世界,不忍离去。这里的一草一木,倾注着建设者的汗水和智慧。一廊一亭,印下了劳动者艰辛的身影。一路一桥,刻下了无数人深深的脚印。

吉州当游,一天上螺子山,登文塔,游民俗园,访灵泉寺……每一处景点都给人不同的视界凡响,这里的美景翔实让人留恋忘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