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铜储备的报道 2则
(2009-02-10 17:55:46)
标签:
财经 |
国储局或将大举补充铜储备(2008-10-11)
中国政府或将展开近年首次大规模的铜采购行动,因国际铜价暴跌提供了补充铜储备的良机。此前,中国在2005年为逆转当时飞涨的铜价而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铜,结果非但无济于事还令国储铜规模缩水。
路透社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管理中国铜储备的国家物资储备局对至少一名业内官员表示,近期或将入市购入30万吨铜,相当于这个全球最大铜消费国近一个月的用量。
这位与国储局有商业联系的消息人士称,最终购买量甚至可能达到70万吨,这将令国储铜规模增加一半。“北京方面已经要求国储局补充储备,以更好地调节市场”,因事件敏感性而不愿具名的这位消息人士表示。
此消息无法单独从其他任何渠道得到确认。国家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周四表示,任何有关补充储备铜的信息均属国家机密,因此不予置评。
但分析师认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已从7月最高价位跌去40%,并在10月8日创下5212美元的31个月低位,很有可能吸引国储局入市买铜,虽然该机构上次大举收储时的2002年铜价仅为目前的一半。
上海长城伟业期货首席研究员景川表示,国家物资储备局应逐步回补当年投放市场的储备铜,铜应在进口金属行列。
行事神秘的国储局一向受市场密切关注,若其出手买铜,或将有助于铜价暂缓跌势,此前两周市场铜价已跌去四分之一,但值此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行为难以扭转对铜需求前景日益黯淡的看法。
其他迹象
国储局2005年采取卖空策略导致惨重损失,时隔三年之后,有其他种种迹象显示,国储局或准备重返市场。国家物资储备局网站上称,在过去两年已对管理队伍和设备进行重组,扩大仓库规模,以配合国家储备战略目标。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去年末和今年初,国储局以低于6800美元/吨的价格进口7-8万吨铜,其中有3万吨的铜储备在广西局仓库下。
消息人士称,结合市场铜价,国储局料有意分两至三个阶段,最终将库存提升至200万吨。他说,若铜价在5,000美元左右料会引起国储局兴致,但在去年有分析师和铜交易员称该局官员曾暗示3,000美元为合适价位。
那或许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大多是分析师预计如此低价近期不会出现,因铜制造商只会猛减产量而不是
低价抛售。 库存上涨 2005年11月中,一位国储局高级官员表示,当时其铜库存超过130万吨,他还表示2-3年内没有补充库存的计划。根据规定,国储铜库存被要求至少维持在100万吨以上,超过上述水位可进行买卖。 上述言论是在国储局在LME“伦敦抛铜”事件披露后,首都公开的国家储备战略言论,此前国储局在LME建立的大量空头头寸被迫遭国际买家逼空,造成巨大损失。 2005年末,国储局公开拍卖51161吨现货铜,成交价低于40000元人民币/吨,当时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低于5100美元/吨。截至今年10月9日,中国市场现货铜价格为46000元。 |
多位行业消息人士周三表示,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已经开始逐步从国内保税区仓库和海外市场购买铜,计划逐步将铜储备从目前的约3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
他们估计,国储局目前的铜储备规模为30万吨左右。借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之际,中国已在农产品、金属和石油等多个市场展开政府收储,但此前未在铜市采取行动。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国储局的铜储备总量目标可能是100万吨。此前一位冶炼企业消息人士去年12月份告诉路透,国储局至少会收购70万吨铜,超过中国两个月的精炼铜产量。
这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称,收购行动是悄悄进行的,通过国内保税区仓库和进口等多渠道操作,且非一笔完成。他们一点一点在做,避免价格大幅波动。
消息人士并没有给出铜储备计划的时间框架。在中国,政府商品储备信息属于机密。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在路透报导之后跳涨1%至3,384美元/吨,今年涨幅已达10%,2008年曾跌逾一半。
两位消息人士称,上周中国国家储备局在上海的主要仓库铜库存增加了约1万吨,上周为中国农历新年假期,金融市场关闭。
库存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国内铜冶炼厂的可用库存有限,这亦与1月份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商--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赤卫的看法一致,上述消息人士称。
分析师表示,中国进口精炼铜可能在1月回升至纪录高位,由于国储局有可能收储铜,并抬升国内铜价(29550,150.00,0.51%,吧)。
上海大陆期货分析师李迅表示,“市场传言称,1月份的铜进口量相对庞大,因政府正计划收储,并将很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