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证券业全面对外开放的临近,合资券商的审批大门重新打开,本土券商将面临着巨大的外来竞争压力,因此,扶持本土优势券商通过资本平台快速发展,将是管理层下半年的基本思路
广发证券借壳上市案并未太多影响券商借壳的进程。据了解,近期,监管部门甚至将加快对最后一批券商借壳申请的批复,并鼓励满足条件的券商尽快IPO。
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证券业全面对外开放的临近,合资券商的审批大门重新打开,本土券商将面临着巨大的外来竞争压力,因此,扶持本土优势券商通过资本平台快速发展,将是管理层下半年的基本思路。
据悉,国元证券借壳
与此同时,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和招商证券等券商的IPO也有望在下半年完成。
最后一批借壳
由于券商借壳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因此,管理层更倾向于主张券商IPO。目前已经公布借壳方案的,则仍在审批中。
知情人士透露,3月26日停牌至今的S*ST化二吸收合并国元证券的股改方案近期有望得到最后批复。
在借壳方案中,国元证券原股东计划以每持有国元证券1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换取S*ST化二0.67股新增股份,S*ST化二以新增股份136010万股支付给国元证券原有股东作为吸收合并的对价。之后,再由新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股改对价,流通股股东每10股将可获得2股。
“这个方案在3月底的股东大会上几乎得到了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目前上报至证监会重组委,相关管理部门也基本上同意了国元的借壳方案。”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只要重组委审批通过,后面的工作也就很快了。”
6月7日,国元证券一位高管也向本报证实了上述情况,不过他表示,“方案是报上去了,具体批复的时间还不太清楚。”
而据了解,目前监管部门有意将国元证券、长江证券、华泰证券借壳的申请放在一起进行审批,因为这将会是券商借壳的最后一批,如此导致国元的批复时间有所延后。
已经借壳成功的券商将很快得到最后批复。接近海通证券核心管理层的人士透露,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600837.SH)一事近期将得到最后的核准文件,都市股份有望在本月正式更名为海通证券。
此前的4月30日,都市股份公告称,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公司向光明集团出售全部资产并换股合并海通证券(换股比例为1:0.347)及非公开发行10亿股
另外,尽管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000776.SZ)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但这一备受关注的借壳事件最终得到批复的可能仍然存在。
“广发总裁的辞职以及相关公司人员的处理,已经为借壳过程中的违规做了一个交代。”知情人士称,“借壳是和S延边路的股改捆绑在一起做的,如果最终不批,那么S延边路的股改也要打回重新进行,这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是很不公平的。因此,现在管理部门的态度还是倾向于处理完违规人员之后,完成广发的借壳。”
IPO加速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券商通过借壳实现上市的方式都不太可能获批,而IPO则是受到鼓励的一种方式。因此,不少券商开始转道IPO。
“现在正在进行上市前的尽职调查。”近日,国泰君安证券董事会办公室的人士表示,国泰君安的IPO工作已经到最后阶段,下半年实现上市基本没有问题,近期将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并等待初审。
稍早之前,国泰君安证券及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增资扩股的工作,为上市做准备。内部人士表示,此次增资扩股十分顺利,老股东认购积极,国泰君安证券的总股本将增至61亿股,净资产也将突破60亿元,基本可达到证监会的要求,即IPO公司每股净资产需超过1元。
国泰君安证券绝非是近期惟一进行增资扩股的券商,据了解,最近半年多时间里,东方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齐鲁证券、兴业证券等都在扩张股本,而民生证券、浙商证券、南京证券等公司的相关人士也透露有意进行增资。
“增资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对于目前券商的增资浪潮,东方证券的一位管理人士认为,“一方面,目前是上市环境最好的阶段,另一方面,扩张规模本身也是券商发展的必然,因此这个时期增资的券商就非常多。”
上述东方证券的人士还表示,目前东方证券的IPO工作也进行得很快,保荐机构已经确定为光大证券,“年内有实现上市的可能。”
据WIND资讯对券商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财务数据统计,2006年度按未审计数据计算,目前已有13家券商连续三年实现盈利,包括国泰君安、招商、中金、红塔、西部、平安、金元、德邦等,而另有光大等7家公司连续两年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在证券业整体向好以及新会计准则即将实施的背景下,一些券商由于历史问题形成的当年亏损很可能在追溯调整后变成盈利,从而使IPO的预备队伍进一步壮大。
另外,行业开放的紧迫压力也促使着监管层对券商IPO采取积极的态度,未来半年券商上市或许将出现集体冲动.
券商IPO:烹制新的暴利大餐
券商借壳大多没有下文
从第一例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之后,不少券商争先恐后地踏上了借壳之路。据统计,有多达近30家券商涉身其中。券商借壳概念的疯狂程度让人瞠目,都市股份、延边公路、成都建投的一个个涨停板,将这种疯狂演绎得淋漓尽致。某券商的一位分析师对此表示:“券商借壳概念的疯狂炒作给市场带来的不稳定性,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因此而转变了指导思想,由最初的‘支持’变为‘谨慎’。并有传闻称,监管层表示‘原则上不再批复券商借壳,鼓励优质券商通过IPO直接上市’。”
3月份,曾有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制定券商借壳的新规范性政策,由刚开始的只要求“必须是创新类或规范类券商,公司股价没有异动”,转变为“对拟借壳上市的券商设定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等多项硬性指标。这位分析师认为,从已经被公告进入借壳程序的9家券商的情况来看,除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的借壳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以外,其它几家到目前都没有下文。可以看出,监管层对券商借壳的规范日益严格。3月28日,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6家券商的集体辟谣,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在监管层的严加规范之下,券商借壳热潮渐渐降温,而IPO热潮即将兴起。
15家券商符合IPO条件
券商之所以会避开IPO而选择借壳上市,根本原因是由于几年熊市,无法满足连续3年盈利的硬性指标。
东方高圣的一位研究员分析道:“券商IPO比借壳上市更具可操作性和确定性”。他解释说:“借壳看似简单,但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可能因为拉锯式谈判,成本估计不足,刺激公司股价大幅上扬等问题导致失败。”
幸好得益于去年的大牛市行情,不少券商扭亏为盈,有希望实现IPO上市的梦想。根据近日证券业协会已披露的部分券商2006年年报,今年已经符合连续3年盈利这一上市条件的券商,除去已经上市的中信证券以外,还有15家。同时,有专业人士指出,在股市大好形势持续的情况下,连续2年盈利的券商在2008年也同样有希望达到IPO上市的盈利标准,目前大概有6家。如果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追溯调整,将有更多的券商可达到这一条件。事实上,已经有多家券商表示会通过IPO上市。最早高调宣称IPO的是招商证券,在2006年年底,公司董事长宫少林曾透露,2007年将在A股市场进行IPO。国泰君安证券也早就公开表示过IPO的意向。此外还有银河证券、光大证券、金元证券、东方证券也表示了IPO上市的想法。据有关人士透露,随着券商2006年年报审计工作的逐步完成,一些证券公司将陆续上报IPO的有关材料。
连续盈利有望IPO上市的券商名单
连续3年盈利券商:国泰君安、广发、招商、中金、红塔、西部、平安、华西、国联、国金、金元、南京、中信万通、德邦、大通
连续2年盈利券商:东海、国信、长城、华泰、国海、光大
参股有望08年 IPO 上市券商的公司名单
http://image.eastmoney.com/3/content/2007/0609/SS,20070609,30635948.b.jpg
在券商借壳热潮涌起之时,与被借壳的股票不得不面临停牌相比,此类个股却存在非常充分的投资机会。例如参股广发证券的辽宁成大,参股国金证券的桂东电力,参股国泰君安的大众交通,参股招商证券的中粮地产等等,最近一个月它们的股价都基本翻番。
尽管像吉林敖东这种受益于券商借壳的暴发户,其百元股价的合理性正在受到人们的质疑,存在的风险毋庸置疑,但可以相信,随着券商借壳转向IPO上市,这些参股券商题材股必将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
券商借壳大多没有下文
从第一例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之后,不少券商争先恐后地踏上了借壳之路。据统计,有多达近30家券商涉身其中。券商借壳概念的疯狂程度让人瞠目,都市股份、延边公路、成都建投的一个个涨停板,将这种疯狂演绎得淋漓尽致。某券商的一位分析师对此表示:“券商借壳概念的疯狂炒作给市场带来的不稳定性,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因此而转变了指导思想,由最初的‘支持’变为‘谨慎’。并有传闻称,监管层表示‘原则上不再批复券商借壳,鼓励优质券商通过IPO直接上市’。”
3月份,曾有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制定券商借壳的新规范性政策,由刚开始的只要求“必须是创新类或规范类券商,公司股价没有异动”,转变为“对拟借壳上市的券商设定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等多项硬性指标。这位分析师认为,从已经被公告进入借壳程序的9家券商的情况来看,除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的借壳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以外,其它几家到目前都没有下文。可以看出,监管层对券商借壳的规范日益严格。3月28日,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6家券商的集体辟谣,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在监管层的严加规范之下,券商借壳热潮渐渐降温,而IPO热潮即将兴起。
15家券商符合IPO条件
券商之所以会避开IPO而选择借壳上市,根本原因是由于几年熊市,无法满足连续3年盈利的硬性指标。
东方高圣的一位研究员分析道:“券商IPO比借壳上市更具可操作性和确定性”。他解释说:“借壳看似简单,但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可能因为拉锯式谈判,成本估计不足,刺激公司股价大幅上扬等问题导致失败。”
幸好得益于去年的大牛市行情,不少券商扭亏为盈,有希望实现IPO上市的梦想。根据近日证券业协会已披露的部分券商2006年年报,今年已经符合连续3年盈利这一上市条件的券商,除去已经上市的中信证券以外,还有15家。同时,有专业人士指出,在股市大好形势持续的情况下,连续2年盈利的券商在2008年也同样有希望达到IPO上市的盈利标准,目前大概有6家。如果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追溯调整,将有更多的券商可达到这一条件。事实上,已经有多家券商表示会通过IPO上市。最早高调宣称IPO的是招商证券,在2006年年底,公司董事长宫少林曾透露,2007年将在A股市场进行IPO。国泰君安证券也早就公开表示过IPO的意向。此外还有银河证券、光大证券、金元证券、东方证券也表示了IPO上市的想法。据有关人士透露,随着券商2006年年报审计工作的逐步完成,一些证券公司将陆续上报IPO的有关材料。
连续盈利有望IPO
连续3年盈利券商:国泰君安、广发、招商、中金、红塔、西部、平安、华西、国联、国金、金元、南京、中信万通、德邦、大通
连续2年盈利券商:东海、国信、长城、华泰、国海、光大
参股有望08
在券商借壳热潮涌起之时,与被借壳的股票不得不面临停牌相比,此类个股却存在非常充分的投资机会。例如参股广发证券的辽宁成大,参股国金证券的桂东电力,参股国泰君安的大众交通,参股招商证券的中粮地产等等,最近一个月它们的股价都基本翻番。
尽管像吉林敖东这种受益于券商借壳的暴发户,其百元股价的合理性正在受到人们的质疑,存在的风险毋庸置疑,但可以相信,随着券商借壳转向IPO上市,这些参股券商题材股必将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