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股从鸡肋到鸡翅 暴涨之后如何演绎

(2006-01-18 21:52:19)
2006-01-18 17:45    冉兰    金元证券
 
市场似乎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就在一个月前仍然被人们视为鸡肋的B股市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振翅高飞,摇身一变成为当红炸子鸡,连近期走势红火的A股市场也相形见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B股的整体暴涨?暴涨之后B股又会如何演绎?如何把握B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是目前投资者迫切关心的问题。
B股设立的初衷,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既要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又要避免外资给中国证券市场造成冲击,这就是当初B股的定位。事实上,最初B股作为外资融资的一种手段,的确发挥了其资本配置作用,B股市场也曾一度走强。但自从2001年对境内个人投资者放开后,B股市场的资源稀缺性优势丧失,再加上公司业绩的滑落以及市场融资功能的丧失,B股市场不可避免地日益边缘化,自2001年以来,B股市场没有发行过任何新股,大量业绩优良的境内企业要么海外上市,要么登陆A股市场,众多海外投资者撤离。近几年B股10大股东中外资身影越来越少,B股由昔日海外融资渠道,变成了国内投资者的伤心地。而反观两市B股指数的走势,2001年6月形成的高点也似乎成为了B股市场永远无法逾越的墓碑。随着B股已完成历史使命,再度成为继内部职工股、转配股之后的证券市场历史遗留问题。 

  05年全年沪B综合指数下跌18.01%、深B综合指数下跌28.09%,远远落后于同期A股综指表现。进入2006年,B股市场似乎仍然是投资者眼中那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尤其是近日公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A股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B股市场对外资再无任何优势,“鸡肋”的地位也因《办法》的出台而进一步确认。 

  但令人费解的是,一个日益被边缘化的市场,何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如此大的力量快速上涨?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 A、B股合并预期给市场带来遐想。由于B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潭死水,对于缺乏融资功能的B股市场来说,存在已无必要。事实上,B股也是股权分置的一种,其最有效的定位也即B股的最终归缩将是与同股同权的A股合并。从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境外股市看,当初类似于B股的外资股最终均与其内资股合并。而随着股改进程的顺利推进,关于A、B股市场合并的预期也开始逐渐增多,加上B股股价与A股股价有一个较大落差,自然会有不少投资者希望抢在真正合并之前来分得一杯羹,进行这种所谓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套利行为。 

  二、 《办法》实为B股大涨的导火索。《办法》的出台虽然表明A股市场对于外资已然开放,但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即使是外资,面对本应该同股同权的A股和B股,自然会首选比价较低的B股。 

  三、 股价超跌使得B股本身投资价值凸显。B股指数从241点的高位跌到50点,跌了80%,相比之下,A股只跌了50%。除了这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套利空间以外,本身也面临一个股价超跌后价值回归的过程,而如今A股市场已经走向回归之路,遭遇过度打压的B股自然不甘落后。 

  四、 人民币升值构成对B股重估的理由。众所周知,B股股价是以美元或港币计价,但B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却是以人民币计价。在人民币升值成为市场普遍预期的背景下,实际上对于B股而言面临着更大的上涨预期。 

  正是由于上述多方因素的影响,造成近期B股指数的大涨。但如何看待暴涨?这里我们首先要看清楚上述因素哪个才是根本原因,在笔者看来无疑是A、B股合并的预期。但我们同样也认为,虽然合并是必然趋势,但短时期内实行的难度很大,尤其是在股改尚未取得巩固性成果之前,这一动作实施可能性非常小。况且在现有外汇体制下,如何进行合并也是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而此前不少人争议较大的A股回购B股同样也不现实,毕竟拥有大量外汇资产的上市公司是少数。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对于这一波基于A、B股合并预期下的B股市场暴涨行为保持一份理性,而且更应该清楚就目前B股市场的整体规模而言,还是一个袖珍市,目前仅相当于A股市场的某一个板块,袖珍市的性质决定了其很容易被大资金操控,而出现不理性的波动。不熟悉水性的投资者如果贸然介入,很有可能呛水。 

  当然,基于B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而言,我们认为是值得长期关注的。除了对A、B股市场合并这一事件的博弈以外,B股价格的超跌、内在价值的回归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构成了B股走强的理由。况且,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技术派一直将B股指数视为A股指数的先行指标,此番在经历了A股市场的回升之后,B股指数也存在赶超动力。而周二当A股指数踯躅之际,B股指数大放异彩,似乎又有起到先行指标的预示作用。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基于价值重估的预期,A、B股市场互相赶超的走势有望持续。建议重点关注一些同时存在A股、B股的上市公司,或者是本身资产较为优良的B股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